请放下你的心来

不久前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过一个有关坦山和尚修身养性的小故事。有一天,坦山和尚和他的徒弟化缘来到了一条大河边,看见河边站着一位漂亮的女子,因为过不了河,正满脸焦急...
杂文 2025-03-22 0

为梦想而读书,与孩子共成长

11月16日晚,我和爱人与孩子一同观看了石家庄生活频道播出的“中国梦、我的梦”经典诵读大赛颁奖典礼,整个诵读大赛看下来,不仅被师生们的才情所折服,还被这个节目的...
杂文 2025-03-22 0

奥运冠军,请为奖金免税而骄傲!

据报载,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门对第29届奥运会参赛运动员因奥运会比赛获得的奖金和其他奖赏收入免征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此举一出,立时引起了一场关于奥运会奖金是否应...
杂文 2025-03-21 0

懒慢带疏狂

说出来一定要被BS的,我觉出《西洲曲》的意味,还是读秋风清的《梦幻王朝》才品出来的,汗颜汗颜……听名即知道这是一部架空历史之作。在虚构的王朝,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杂文 2025-03-21 0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得不承认,运气的客观存在也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运气这东西太飘渺,太抽象,人力根本无法掌控得了。然而,它却在冥冥之中主宰了很多事情...
杂文 2025-03-21 0

也谈“研究研究”

有一些官话你是很难听懂的。在几年之前,我的一位朋友由于夫妻分居两地,父母年龄大啦,母亲又多病,腿脚不便,无人照料,老婆也怀孕了,实在没有办法,他就想到了咱们的父...
杂文 2025-03-21 0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前两天同事16岁的侄女被人杀了。据目击者称,杀人者也是一个不足20岁的黄毛小子。从同事的描述中得出,他的侄女不怎么好好学习,爱上网吧,成宿成宿不回家,在出事的前...
杂文 2025-03-21 0

王播其人

从罗尔纲《师门五年记》中,我初次接触到王播之名。罗尔纲考证出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里将王涯误为王播。其实,最早指出此谬误的,应是清朝的何焯(字义门)。以后读五代...
杂文 2025-03-21 0

什么叫做男人

自古以来,都说男人膝下有黄金。上跪的了天,下跪的了地,中间跪的了父母老人。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要活出个样子来。两根骨头一根筋,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抻直了。...
杂文 2025-03-20 0

一席酒喝了2000多,打人局长真节俭

9月19日,剑阁县人事局局长在县城城郊一家渔庄请客。结帐时,称用餐时所买的茅台酒味道不对,而且价格太高,随后与卖酒的大爷发生口角。仗着酒兴,他当众给了大爷左边脸...
杂文 2025-03-20 0

人事

看标题外延大了吧!是的,做人难,做事更难!只有亲历才有所感悟,人世间的事说也说不清楚,人可以利用权势压倒一个人的精神和体魄,也可以利用权势改变一个人的身份及人生...
杂文 2025-03-20 0

亟需“透析”的不止是尿毒症患者

因难以负担医院高昂的透析费,10名尿毒症患者在通州区白庙村租房自建透析室,3月27日下午,通州区卫生局向“自助透析室”下达了“予以取缔”的公告。当晚,透析室成员...
杂文 2025-03-20 0

晚清官场的百丑图

什么是杂文?按照瞿秋白的说法,“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既是政论,写杂文涉及官场就难以避免。我是个杂文作者,可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很少有机会接触官场,这不能不说...
杂文 2025-03-20 0

处理违建问题要改变工作思路

据读者投诉,在龙岗区横岗埔厦新村1巷、2巷、3巷、4巷等地,有几十栋楼房未经建设、规划和消防部门同意,正擅自在楼顶抢建房屋,楼房中的数百名租户怕楼坍塌而坐卧不宁...
杂文 2025-03-20 0

也谈“文学是一种修行”

《新安晚报》文化时空栏目刊登了许春樵先生的《文学是一种修行》一文(详见2006年6月28日C07版),作为一名文学青年,我看了备受鼓舞,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杂文 2025-03-20 0

迎春走来,一路前行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根本。底蕴深厚的皖文化,是积淀在潜阳大地的精神内核,她如一簇火,温暖心灵;...
杂文 2025-03-19 0

思想火花(44)

*抱怨除了使自己对他人的态度恶劣之外,也会使自己一事无成。*越是被女人深爱的男人越成熟;越是被男人娇宠的女人越不成熟。*只要摘下生活中那些缺少价值的砝码,我们的...
杂文 2025-03-19 0

烟花流年——梦里不知魂已断

唐怡莹的另一个名字叫唐石霞,是香港小有名气的女画家。她在成为一个纯粹的画家之前,与溥仪兄弟和少帅张学良颇多恩怨,在近半个世纪之后,唐怡莹这个名字又被百年少帅屡屡...
杂文 2025-03-19 0

为中华之富强,而苦练技能

上个世纪初有这样一个人们所熟知的故事。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少年时在沈阳读书时,当老师问全班同学读书是为了什么?有的同学回答是为了当官,有的同学回答是出名,甚...
杂文 2025-03-1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