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无端五十弦

锦瑟无端五十弦

对语杂文2025-03-29 12:22:15
——唐诗札记之四说实话,李义山的诗,除了那几首耳熟能详的,我知之不多,读得也很少。辞典,走马观花般的读了下来,最后,我留下了他,陪我。这一次,是步行赏花。“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
——唐诗札记之四

说实话,李义山的诗,除了那几首耳熟能详的,我知之不多,读得也很少。
辞典,走马观花般的读了下来,最后,我留下了他,陪我。这一次,是步行赏花。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一首《锦瑟》,排在《全唐诗》第539卷的卷首,后世评家多有赏析,这里不多赘说,谨以首句为题,以别于诸多《此情可待成追忆》之题,始终觉得“锦瑟无端五十弦”这一句无理而妙,意蕴略越于“此情可待成追忆”句。
又,《全唐诗》卷539_64《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句:“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湘灵,原指传说的湘水之神,即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姐妹俩,1930年鲁迅先生在《湘灵歌》中说:“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明月窥彤云。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五十弦,传说中善弦歌的女神素女所鼓之瑟为五十弦。后世诗家对“五十”这个数字向来有不同的见解,而我认为“无端”二字才是妙处,当然,因为有了“五十”,“无端”才妙,一句话总不好割裂了来揣度。
义山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等诗可谓是诗意直达脍炙人口,自小熟读,不欲赘述,仅枚举列入札记之中,此处简述其《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公元851年夏秋之交,李商隐的妻子王氏突然病逝。这年冬天,他应柳仲郢之辟,从军赴东川至散关遇雪。人在剑外,无家寄衣,偏又暴雪横飞,不由得“回梦旧鸳机”,可谓是情真意切。李商隐此人,一生很不得志,只活了46岁就忧郁而死。算起来,他26岁娶了王氏,不到40岁便中年丧妻,属命运多舛之人,兼之仕途上的不得意,伤心未平便远赴东蜀,入川之后,一直郁郁寡欢,追寻佛教解脱之道,与僧人交往,捐钱刊印佛经,并想过出家为僧。
注:郢,音yǐng,读影,古楚都,今湖北江陵附近。辟,音b欤帘荩话阒妇鳎纾焊幢佟⒈僬佟A恚嚎佟⒈傩啊⒈僖ァ⒕俚谋伲魀欤疗А?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这是李商隐的《忆住一师》。住一师是一个僧人,远公,则指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慧)远,净土宗的初祖,义山用“远公”来代称住一师,可见其交谊之好。“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诗境如画,情致幽远。又,《全唐诗》卷541_94《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亦记录了李商隐与僧人的交往,其诗曰:“紫阁相逢处,丹岩议宿时。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万里飘流远,三年问讯迟。炎方忆初地,频梦碧琉璃。”彻师何许人也,我不知道,揣度他应是一位与李商隐交好的僧人。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这是李商隐的《谒山》,麻姑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她自称曾在短时间内三见沧海变为桑田。“欲就麻姑买沧海”,异想天开,而又不失天真,颇有太白之风。
又,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诗:“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萼绿华,中国古代传说中道教女仙,简称萼绿,年约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杜兰香本是渔父在湘江岸边收养的弃婴,长大后有青童自天而降,携其升天而去。临上天时兰香对渔父说:“我仙女也,有过谪人间,今去矣。”
至此,涉及到一个用典的的问题。我时常想,工部的律、杜牧的绝、太白的才思,在唐代诗坛堪称风华绝代。虽然义山的律略输工部,奇思稍逊太白,然其用典之精、用心之深,自有其独到之处,这也是我在读小李诗过程中的一点小小感受,若不知典,则可能不知所云,阅读的感受也会降低。
又,“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这是李商隐的《无题二首》。
第一首,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因为羞涩,团扇遮面,所以是“扇裁月魄羞难掩”。石榴花红的季节,说明已到了秋天,春天已经消逝,说明时间的流逝。“斑骓”句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句意。末句化用曹植《七哀》诗中“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诗意,希望能有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
第二首中的神女,典巫山神女;“小姑居处本无郎”化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句“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此诗意思是说,追忆往事,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最终也不过是一场梦,如今,依然是小姑独处,虽然相思无益,但也不妨惆怅终身。除了用典之外,这也李商隐情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使无望,依然执着。
又,“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这是李商隐的《北齐二首》。
第一首中的“一笑”暗用周幽王宠褒姒而亡国的故事;“荆棘”典晋时索靖有先识远量,预见天下将乱,曾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叹道:“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小怜”指冯淑妃,北齐后主高纬的宠妃;“周师”指北周军队;“晋阳”北齐的城池。
北齐后主高纬最喜欢穿出猎戎装的冯淑妃,所以李商隐在第二首诗中说“倾城最在著戎衣”、“巧笑知堪敌万机”。据《北齐书》记载,周师取平阳(晋阳),帝猎于三堆,晋州告急。帝将返,淑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