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缘何也成腐败“重灾区”?

街道缘何也成腐败“重灾区”?

选文杂文2025-03-31 19:07:27
遭络网举报贪污受贿的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原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陈学度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记者从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近一年深圳已有5名街道党工委书记先后落马。检方认为,基层“一把手”频频落马的症结
遭络网举报贪污受贿的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原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陈学度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记者从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近一年深圳已有5名街道党工委书记先后落马。检方认为,基层“一把手”频频落马的症结在于基层干部权力大制约弱,应当通过分权和社会监督有效制约基层“一把手”手中的权力。(4月17日新华网)
如果不是看了有关报道,我们不会知道像街道这样不起眼的基层单位,居然也是腐败的“重灾区”,不敢相信这样单位的“一把手”,竟然也会成为腐败的“高发”群体。记得2010年,人民网一份调查显示,“官场高危”岗位前10名是,国土局长、交通厅长、公安局长、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建委主任、市委书记、安监局长、国企老总、房管局长。从已被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查处、并被媒体曝光的贪腐案件来看,上述十个岗位的领导是最易“出事”的。这个不难理解,这些岗位都是举足轻重,领导大权在握,有求之人众多,金钱和美色的诱惑,极易让意志薄弱者把持不住。比如“工程上马,领导下马”,几乎成为交通基建领域的一句咒语。1996年至2004年间,河南省交通厅3任厅长前“腐”后继,接连落马。全国有一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过正副交通厅局长索贿、受贿案件。相比之下,因街道这样的岗位处在边缘化,关于街道领导贪污腐败的案例,过来鲜有所见和所闻。
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近几年的反腐高压态势下,作为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街道干部,俨然成了“出事”的高发人群。摆在现实面前的事实是:陈学度已是近一年来深圳第五位落马的街道“一把手”了!而且这些腐败分子中,有的受贿的金额还相当多,所犯的罪行还非常大!另据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提供的信息显示,2012年3月至今,深圳已有53名街道工作人员被检察机关立案查处。这还只是深圳一个地方的案例,以此类推,全国那么多街道,该是多么恐怖的一个状况!这种可怕的现状、严峻的现实,不能不让人担忧,不能不让人害怕,不能不让人反省!如此之多的人,为什么能够轻易腐败?造成这一切,又是谁的错?
单位有大有小,职位有高有低,权力有轻有重。但是只要是权力,不外乎有两种后果,一种是权为民用,一种是以权谋私,后一种无论大与小,往往会给事业带来灾难,给人民带来祸害。小单位,有大权利;小领导,也能大腐败。在我们印象中,街道是一个清水衙门,但这只是我见识少。其实中国当前的发展非常快,而且区域发展十分不平衡,一些发达地区的村比内地的一个县,财政收入都要多。深圳的街道,显然不像内地是“穷庙”,何况穷庙也有富方丈。据了解,深圳的街道党工委及办事处,级别相当于内地的县一级党委政府。而街道党工委书记,往往又兼街道办事处主任,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同时还担负有城建、房管、民政、城管、治安、环保、查违、抢险救灾、基层执法等广泛职能,权力之大,可见一斑。权力过于集中,就容易专断,会让“一把手”成为“一霸手”,继而为所欲为,贪污腐败。街道“一把手”之所以接二连三地走向腐败、堕落的深渊,从一名办案检察官的话,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权力较大又缺少制约,就很容易形成‘一言堂’的工作局面,也造就了滋生贪腐的土壤。”
不受监督,就没有约束,不进行制约,就容易“出事”。加强对基层“一把手”的教育管理,抵制和拒绝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发生,关键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因此要不断完善“不敢腐败”的惩戒机制,“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易腐败”的保障机制,“不想腐败”的激励机制,尽快探索制定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具体措施。同时,还要一如既往地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对腐败现象和不法分子,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起,绝不姑息,这样才能杀鸡骇猴,以儆效尤。不然许多个类似“街道”这样的小蚍蜉也会来撼大树,小妖怪也能来兴风作浪。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