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蝴蝶缘

新蝴蝶缘

黏惹小说2025-07-18 05:11:59
故事就发生在靠近东海边上的一个小镇子里,因为这个小镇离海较近,所以它的名字就叫做‘海城镇’。海城镇不大,总共不到一千户人家,镇子里住的多是一些渔民和小商贩,读书人并不多。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闭塞的边陲小镇
故事就发生在靠近东海边上的一个小镇子里,因为这个小镇离海较近,所以它的名字就叫做‘海城镇’。
海城镇不大,总共不到一千户人家,镇子里住的多是一些渔民和小商贩,读书人并不多。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闭塞的边陲小镇,却曾奇迹般的出过一位翰林。
这位翰林姓李,名飞,字乘风。原是海城镇里最不起眼的一位穷儒,平常并不喜欢开口说话,在街上见到人来总是低着头。家里也是一贫如洗。然而就是这位不起眼的李相公,却经过了十年寒窗的煎熬,到省城里一场乡试,竟然能够独占鳌头,名列榜首。于是御赐钦命,被封为州台知府,自此李翰林一举成名,一步登天。大概是由于李翰林不太熟悉官场上的潜规则,所以仅做了十年的州官,并无升迁。而后辞官归家,又回到了海城镇定居。
李翰林虽是清官,但是十年经营也算是囊有余资,不缺小钱。虽云是辞官归家,但也算得上是荣归故里,在海城镇也着实风光了一阵子。当年的那位走路都低头的少年,而今也成了一位大户人家的士绅老爷。
在海城镇里还有一个叫作夏慕云的读书人,他曾是李翰林的少年同窗,但是他却没有李翰林那般的好运气,那年的乡试,李翰林名列榜首,而夏慕云却名落孙山。一气之下,夏慕云回到海城镇弃文经商,做起了药材生意,十余年下来,倒也略有小成,也算成了海城镇上的一个比较殷实的人家。
自李翰林荣归故里之后,由于是同窗的缘故,夏慕云和李翰林关系一直很好。李翰林是中年得子,四十岁之时,他的夫人王氏才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孩子出生之时正逢冬日,院内的红梅恰恰绽放,香气袭人。李翰林自思十年苦读来之不易。要让儿子将来也要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所以就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做李梅生。
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夏慕云的老婆也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夏玉莲。夏慕云对玉莲疼爱有加,视为掌上明珠。等到了这一年的中秋节,李翰林和夏慕云的全家都齐聚到李府的花园之内饮酒赏月。李翰林和夏慕云本是同窗,又是邻居,所以在李翰林归家之后,每年的中秋两家人必然会在一起聚一聚,这已经成了一个惯例。更喜的是今年,两家又各自添了一个孩子。
等到数杯酒下肚,酒酣耳热之际,夏慕云望着梅生和玉莲,两个粉雕玉琢一般的孩子突发奇想。他乘着酒兴对李翰林说道:
“乘风兄,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翰林笑道:“你我兄弟情同手足,贤弟有话直说就是,又何必犹豫。”
夏慕云道:“看梅生和玉莲两个孩子倒也煞是可爱,你我本有同窗之谊,我想和乘风兄再亲近一步,攀个儿女亲家如何。”
李翰林听罢之后,哈哈大笑道:“慕云老弟的想法正合我意。趁着今日明月正圆,不如就指月亮为媒,给两个孩子定一个‘娃娃亲’,等到将来两个孩子长成之日,再让他们成礼完婚,岂不快哉。”
夏慕云抚掌笑道:“如此大妙,小弟就依了乘风兄。”
于是当晚梅生和玉莲就算定了亲事,两家人也在极为欢快的气氛之下过了一个美满的中秋佳节。
自从和李翰林结了儿女亲家之后,夏慕云的生意却是越做越好,由于李翰林平时对人谦恭有礼,冲着他的面子,自然的又有很多人愿意照顾夏慕云的生意。

随着时间的流逝,梅生和玉莲两个孩子也渐渐的长大了,两个人从小到大可是称得上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特别的好。两个人本来就有娃娃亲,所以整天的同进同出,形影不离,两家人倒也乐得如此,并不约束。
有道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就在梅生十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李翰林突然得了重病,卧床半载,几乎耗尽了家资,却终究是医治无效,一命呜呼了。
李翰林死后,梅生秉承了他爹的遗志,一心苦读诗书经典,指望着将来殿试或者乡试夺魁,能够封妻荫子,光耀门楣。可是自李翰林死后,李家也算家道中落,情形每况日下。而夏慕云一家却是正好相反,生意往来越做越大,眼见着成了海城镇上首屈一指的大富户。
又过了三年,梅生十九岁之时,玉莲也已经是一个十八岁的大姑娘了,整个人也似人如其名,出落得亭亭玉立,宛如一朵娇艳欲滴的莲花,端是人见人爱。
在海城镇里有一少部分人知道玉莲和梅生是自小的娃娃亲,但是更多的人却不知道此事,所以到夏慕云府上向玉莲登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越来越多。念及梅生和玉莲自小已定亲,所以凡来给玉莲提亲者,都被夏慕云一一谢绝。
忽一日,海城镇的首富姜家也派了当地有名的媒婆赵四姨前来求亲。姜家原是海城镇大户,祖上便经营绸缎生意,经过几代人苦心营碌,生意早已扩展到了海城镇之外,甚至于许多州府之上也都有了他家的分号,其财势绝非海城镇的任何一家能比得了。姜家有一独子,名叫姜永泰,今年刚刚十九岁,生的温文尔雅,相貌不凡。夏慕云也曾经见过几次。没想到姜家这次能主动的登门求婚。对于一个在海城镇经商的人家来说,能够攀到姜家这样的大富之家做亲戚,那可是千载难逢,求之不得。此时夏慕云的心里就像是一锅刚刚煮开了的水一般,一下子沸腾了起来。他心里暗思道:
“如今李家自李翰林一死,早已是势败人危,衣食成虑。将来我女儿如果真的嫁给了李梅生,可真算是跳进了火坑里,怎的能脱得了身。而今姜家主动登门求亲,也算天赐良缘,姜家比之李家强过何止百倍。唉!可叹我当年竟是一时情急,将女儿跟李家公子定下了娃娃亲。但是李翰林这个当事人已死,如今我大可以推诿,不承认这门亲事。看他们李家如今孤儿寡母的能够奈我如何。怕只怕玉莲和梅生这些年来朝夕相处,情谊已深,恐一时难以割舍。也罢,现在也顾不得许多,到时候玉莲真不同意,我说不得就要把他们强行拆开了。”
夏慕云心里的如意算盘即已打定,便含笑对媒婆赵四姨说道:“为了小女之事,却又烦劳四姨走了一趟,对于姜家这门婚事我心里十分满意,只是还要和我女儿再商量商量。过今天就会给你们一个准信。”
赵四姨笑着说道:“那好吧!我和姜家就都静候着夏老爷这边的佳音了。”
就这样把赵四姨送走之后,夏慕云就派人去找女儿夏玉莲,小丫鬟碧竹回禀道:
“小姐今天一早便和李家公子去海边检贝壳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呢。”
夏慕云听了不禁眉头一皱,他沉默了半刻后说道:“等小姐回来之后,叫她到客厅里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