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桐的爱情
1、少年伙伴小桐与我是儿时的伙伴,尽管她比我小一岁,我比她高一年级,但这丝毫没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小桐的爸爸和我的爸爸是战友,小桐的妈妈和我妈妈又是要好的姐妹。由于两家大人的关系,孩子们互相走近是很自
1、少年伙伴小桐与我是儿时的伙伴,尽管她比我小一岁,我比她高一年级,但这丝毫没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小桐的爸爸和我的爸爸是战友,小桐的妈妈和我妈妈又是要好的姐妹。由于两家大人的关系,孩子们互相走近是很自然的事情。
小桐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性情温和贤淑,平时话语不多,少女时代在校园里就是出了名的校花,男同学背地里给她起了个绰号叫“一枝花”。那个时候我经常和小桐在一起玩,放了学,我们就去踢毽子,跳皮筋、玩方块、捉老鹰。又一起上山下海,去给学校完成各项劳动任务,诸如,撸树叶、摘松球,拣煤渣,捞海草等。
有时,我也会和小桐一起逛街,去买泡泡糖,边走边吹着玩。
无论走到那里,都有追逐小桐的目光,尤其那些男人投过来的眼风令小桐感到窘迫。为了躲避这些目光,小桐往往是躲在我的身后,低着头走路。我也就此打趣她,“谁让妹妹长这么漂亮来?活该让人看!”说完我就跑。这个时候,小桐的拳头准会不依不饶的落在我的身上,边打边说,“再叫你使坏。”
最可笑的是我们俩都是傻丫头,对男女的事懵懵懂懂。记得一个大雪天,小桐哭丧着脸来找我说,“糟了,糟了,我会不会怀孕?”我吃了一吓,忙问“咋啦?”小桐说,“昨天在公交车上,被一个男人在胸前摸了一把,”吓得她心惊肉跳,一宿都没睡觉。
我望着小桐通红的眼睛,又望着她厚厚的棉衣,问,“就在外面摸的?”小桐点了点头,随手在胸前比划了一下。我觉得问题严重了,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连和男人碰一下手都不可以,更何况那个部位?我真的替小桐害起怕来,也不知该咋办?
那个月我们俩过的提心吊胆,慌慌不可终日。现在说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但在文革那个年代,我们确实很傻。
和小桐分开是高中毕业后。我响应号召去农村插队,而小桐还有一年才能毕业。走时,小桐去送我,她抹着眼泪说,“明年我也会下去,真想能和你分在一起。”我逗她说,“你可别来,你要来了,这知青点还不乱了套?男生的眼睛都会跟着你转”。我的话把小桐逗乐了,她又捶我说,“你净乱讲话”。
到了农村后,我给小桐写过几封信。一晃,一年就过去了。小桐在毕业前夕来信说:“今年上山下乡又有了新的政策,父母身边可以留一个,她的弟妹尚小,她符合条件留城了。”看完信我一蹦老高,心想,这丫头也太会赶点了,好事都让她摊上了。我马上铺开纸给她回信,除了表示衷心的祝贺外,还不无嫉妒的说,“太便宜你这小丫头了,真该让你也来尝尝这劳苦大众的滋味”云云。
从此,小桐成了工人队伍里的一分子。由于她写得一手好字,文采也好,不久就被单位选进政工办工作。而我那时正在农村抗风雪,斗严寒,滚了一身的泥巴,两手开满了光荣的茧花。有时劳累大了,我就开始羡慕小桐,“这丫咋就这么有福呢?人长的漂亮,连老天也宠着她,真是人好,命也好啊!”
我回城就业的那年,小桐的父母已转业回了南京。我则被单位派往外地培训,这一去就是一年半。回来后才知道小桐已调回父母身边了,我为没能与她见上一面而懊丧了许久。
小桐走后,我们断断续续有过几年书信往来,后来她换了单位,地址也几经易换,忙忙碌碌中我与小桐失掉了联系。岁月倏忽如白驹过隙,我们这茬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几年间,各自都找到了归宿,就把自己给打发了。
这期间有同学去南京出差,带回了小桐的消息。
据同学说,“小桐出落的更漂亮了,追求她的人有一个加强连(这点我相信),有许多高干子弟,国家干部,政府机关人员都在追求她,但不知为啥,统统都被小桐拒之门外,这么多年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同学们都在盛传小桐清高,一般的人她都看不上眼。甚至那些曾暗恋过小桐的男生都酸溜溜地说,“不知谁个小子将来有福气能把这朵鲜花掐到手。”我知道这帮傻小子都暗恋过小桐,对小桐就象仙女般的膜拜。他们都是些青春勃发的少年,对心仪的姑娘有幻想很正常。自古就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没有忘记小桐,童贞岁月留下的友谊弥足珍贵,纯洁的少女时代令我永远缅怀。只是我和小桐远隔千山万水,又失去了联系,只能望洋兴叹。
在得到小桐的消息后,我为她着急起来,不知她为何名花无主?以她的条件,那是千里挑一,什么样的如意郎君找不到?我有好多的疑问需要她来解答。
也巧,那年我父亲要去南京学习,走时他说得空要去看望老战友。当得知,他要去看小桐的爸爸,我高兴极了。母亲听说后也非常高兴,我们都想念小桐一家。父亲走后,我掰着手指数着日子盼父亲回来,感觉时间是那么的漫长……
三个月后父亲终于回来了,并给我带回了厚厚的一封信,来不及听父亲的介绍,我就跑进自己的小屋读起来。信很厚,共十页纸,写的密密麻麻,还散发着墨香,看着这娟秀的字迹,小桐俊俏的模样立刻浮现在眼前。通过这封信,我知道了小桐凄美的爱情故事……
2、邂逅
小桐与汪瀚的相识很简单,这两个南辕北辙的年轻人碰在一个屋檐下纯属偶然。如果不是为了等小桐的爸爸晚走了一会儿,如果不是小桐的妈妈极力挽留,汪瀚就会与小桐擦肩而过。也就不会有了后来的故事……
那是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个傍晚,小桐下班回来推开家门,发现客厅里坐着一个陌生人,那人见小桐进来怔住了。母亲闻声从厨房出来给小桐介绍,“这是汪瀚,来找你爸爸的。”又对汪瀚说,“这是我女儿小桐。”小桐看那人与自己年龄相仿,中等个头,着一身戎装,两页红领章一闪一闪的,挺精神。
小伙子看小桐瞅自己有点窘迫,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小桐看他忐忑的样子,向他问声好,算是打了招呼,然后放下手里的提包和报纸,就到厨房帮忙了。母亲对小伙子说,“你先看报纸,等一会饭好了,小桐爸爸回来,咱们一起吃饭。”
在厨房听母亲唠叨,小桐才知晓这小伙子是爸爸战友的侄儿。江西南昌人,在长岛当兵,已参军两年了,最近刚调到师机关帮忙。参军时叔叔对他说,自己有个老战友在那里当海军,但已失去联系了,不知现在还在不在那里,让他有时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