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魁

老魁

陴倪小说2025-07-29 21:32:42
老魁姓郝,名魁。村里人都称他老魁。老魁在安乐村是个大名人,他的成名之举是83年那次发大水救人。安乐村紧临名河,村里有不少善水者。当然也有一些旱鸭子,全宝就是其中一只。那年全宝外出要帐回来,赶黑到了邻村
老魁姓郝,名魁。村里人都称他老魁。
老魁在安乐村是个大名人,他的成名之举是83年那次发大水救人。安乐村紧临名河,村里有不少善水者。当然也有一些旱鸭子,全宝就是其中一只。那年全宝外出要帐回来,赶黑到了邻村康宿,村里人说名河发下水来了,漫水桥上水有腰来深。别人劝他在康宿住一晚上,天明看看水势再说。新婚不久的全宝在外面待了一个多月,回家心切,别人的劝说没能打消他急切想见老婆的念头。从康宿村出来,全宝沿河岸向上游拦河坝走去。拦河坝是安乐村“围湖造田”那个年代修筑的。平时发大水,漫水桥上水太深时,大家常走拦河坝。全宝心想,漫水桥上水才腰来深,拦河坝上的水撑死也没不过球。拦河坝上的水,距离全宝球还有一柞多远。可能是如愿以偿的事实冲昏了全宝头脑,他竟忘了摸着石头过河。就在他迈着猫步自信地向前走时,突然一脚踩空了。原来拦河坝因年久失修,常年水泡雨淋,这回发水被冲断一截。全宝上身一挨水,脚下没了根,如一片树叶随水而去。幸亏当时河道里柳树成林。全宝惊慌失措中抱住一棵柳树,爬了上去。 
一晚上全宝在树上没闲着,前半夜他跟河水比赛爬高,后半夜跟瞌睡虫打了半夜仗。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他扯着嗓子喊起来。早晨,一些去河沿岸捡东西的人,听到了全宝声嘶力竭的求救声。不久,河岸上聚集了许多看热闹的人。全宝家人正在和圆头、扁头、老其商量怎么救全宝。圆头、扁头、老其,这三人都是安乐村水里功夫数一数二的人物。他们三个人各有一项成名之举。圆头、扁头是兄弟俩,63年他们娘生老三时难产,正赶上名河发大水。夜里11点河水正是猛的时候。他兄弟俩听说乡医院没办法,只有去临名关了。他俩二话没说,把娘放到簸箕里,一前一后护着簸箕游过名河,连夜赶到了临名关,保全了娘俩性命。老一辈人说,那天夜里河面足有三里地宽。说起老其更是神,76年那次名河发水,他和儿子站在河堤上的人群里看河水,没想河堤突然塌了。一下掉到河里三个人,其中一个就是老其儿子。老其一看儿子落了水,一猛子扎进河里,随着河水走了。老其老婆在河边哭了三天,第四天大队喇叭喊老其老婆去接电话。老其老婆魂不守舍地跑到大队,一听电话,是老其和儿子的声音。她一时兴奋过度,晕了过去。全宝爹从上午九点和他们三个一直商量到中午十二点多,也没商量出个结果。他们三个一看表十二点多了,说,吃完中午饭再说吧!全宝爹一听这话,咕咚一声跪到了他们三个面前。看在乡亲的份上,你们救救全宝吧!我就这一个儿子啊!老泪纵横的全宝爹说完,头如捣蒜锤,咚、咚、咚向面前泥泞的路面上碰去。老魁最见不得别人下跪。他挤出人群,走到全宝爹面前,一把把他提起来说,你去找两条绳子,越长越好,再找一个充好气的车胎,家里有酒的话拿瓶酒来,我去把全宝接过来。
没二十分钟,全宝爹把老魁要的东西全拿来了。老魁打开酒瓶盖,边喝边盯着河道里的柳树相面。一瓶酒喝到三分之二,老魁把剩下的酒连瓶扔到了河里。他拿起绳子,在一头打了个结,向离河岸最近的那棵树上扔去。把绳子扔到树上,老魁套上车胎一猛子扎到湍急的河里。岸上围观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老魁这一下去再也上不来。老魁没让大家感到遗憾,他稳稳抱住了那棵搭着绳子的树。老魁把腰上的轮胎挪到肩上,似猴一样爬上那棵树。绑好绳子,他拿着绳子头又向最近的一棵树上扔去。没用半小时,老魁爬上了全宝待着的那棵树。全宝一见老魁,抱着他哭起来。老魁推开他,说,顺着绳子爬过去,你在前面,我在后面。全宝盯着绳子看了半天没敢动。老魁说,你要想活的话就跟着我爬过去,不想活就在这儿等死吧!这棵树最多能撑到天黑就不错了。说完老魁把车胎留到树上,顺着绳子向岸上爬去。老魁由第三棵树向第四棵树爬时,全宝跟在后面爬过来。
几天后,四外八村有关老魁救人的传说,越传越神。有说他是抓着绳子从树上荡过去的,有说他是抱着大石头从河底走过去的,有说他是撑着竹竿过去的。老魁在别人的言传中已不是普通的人,成了他们想象中的英雄。
打这以后,老魁似乎成了一个不干寂寞的人,常在别人对他即将遗忘时,做出一些惊人之举。
盖房子、娶媳妇,是安乐村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件事的重要性体现在花销上,村里能把这两件事光光彩彩办下来而不累饥荒的户不多。
老魁和他娘孤儿寡母,娶个媳妇更不容易。老婆还没要财礼呐,老魁就累了三百块钱饥荒。给过人家财礼,饥荒累到了二千。八五年那阵儿,二千块钱饥荒不是个小数目。娶亲头天媒婆就给老魁丈母娘说好了,上轿礼五十块钱。可临上轿时,老魁丈母娘变了卦,上轿礼要二百。不给不让闺女上轿。管事的好说歹说磨破了嘴皮子,老魁丈母娘就是不听。上轿礼一下子涨了一百五。管事的不敢拿决定,派了个人回来让老魁家里人拿主意。老魁听说上轿礼涨了一百五,趁人不注意拿了把猎枪,骑着家里那头老瘦驴,快驴加鞭去了他丈母娘家。
老魁娘正在发愁去那儿借那一百五十块钱呐,门口突然传来一声鸟枪声。接着听孩子们在喊,新娘来了!快点鞭炮。家里人一个个满腹狐疑,跑出来看怎了。只见老魁肩扛猎枪,手牵瘦驴走在前面,身后是那辆去迎新娘的拖拉机。老魁从他们身边走过时说,还不赶紧打发我媳妇下轿。愣在那里的人像受到惊吓的麻雀,叽叽喳喳忙活起来。送亲的队伍晚来了一个多小时。当天,老魁持枪抢亲的事传遍了整个安乐乡。甚至城里人都听说安乐村出了一个持枪抢亲的人。
乡下人迷信养儿防老,必然重男轻女。那几年正是计划生育紧的时候,全国上下都在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上面说是提倡,到了下面就成了硬性指标。安乐村有项土政策,婚后三年内不准生育,否则一切后果自负。有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针对这项土政策,村里新婚夫妇受孕后都躲了出去,尤其是那些得知老婆怀的是男孩的。等孩子在外面生下来长到一生多再回来,生米煮了成熟饭,到时也就没人再追究了。老魁婚后不久,老婆就给他怀上个儿子。得知老婆肚里怀的是儿子,老魁整日乐的合不上嘴,像是被人点了笑穴。担惊受怕做了一辈子寡妇的老魁娘,劝老魁,带上媳妇出去躲躲吧!等孩子生下来再回来,省得大队的人来找麻烦。怕什么?村里有几个不是婚后第二年就要了孩子。张如他闺女没结婚前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