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错队的宋江
在古今中国,路线问题是决定一个官员升迁荣辱的关键,选对了路线,就选出了一世的荣华富贵,选错了路子,就等于女人嫁错了男人,这辈子就算交代了。初读水浒,记忆最深而最不解的,是“逼上梁山”四字。水浒一百单八
在古今中国,路线问题是决定一个官员升迁荣辱的关键,选对了路线,就选出了一世的荣华富贵,选错了路子,就等于女人嫁错了男人,这辈子就算交代了。初读水浒,记忆最深而最不解的,是“逼上梁山”四字。水浒一百单八将,半是江湖好汉,半是朝廷降将,然其“梁山之路”,却始终脱不出一个“逼”字。有为追求生活质量所逼者,有为江湖义气拖累所逼者,有为自家兄弟所逼者,有为官场黑暗无活路无奈而上梁山者。但位居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宋江,其梁山之路则复杂很多,绝非一个“逼”字所能概括。
在当今官场看来,宋江也算出身低微了,其父宋太公作为一村之主,顶多是一横行乡里的地主或村长。在自古“不拿村官当干部”的大形势下,作为农民出身的宋江能混到一县的“押司”,这个相当于副处级的公安局长位置,已是相当难得。但在当时的官场,却是一个七品之外的一个不入流的基层干部。不如现在的公安局长,可以管几百号警察,说关谁就关谁,说放谁就放谁。但从水浒的描述来看,宋江上头虽然有县长管着,但大小也是个副处级的领导干部,毕竟还可以混的下去,包个“二奶”如阎婆惜之流,还是绰绰有余的。假如没有晁盖生辰纲官司的拖累,估计宋江这辈子就一个副处级干部干到老死了,那里还有什么朝廷招安做个劳什子破辽都先锋!
但做为水浒众“魔头”中的“魔头”,宋江天生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主,虽然于文仅仅是“刀笔精通,吏道纯熟”,于武则从无上阵擒将掠帅的英勇历史。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不文不武的刀笔小吏,却始终胸怀治国安帮大志。如一条虎视眈眈的潜龙,不停的寻找着每一个升迁招安的机会,以至于一将功成万骨枯,用众家兄弟的鲜血和尸体,为自己铺平了通向朝廷的招安之路,最终自己也落得个鸟尽弓藏身败名裂的千古骂名。
这丝毫怨不得宋江。在一个承平已久吏治腐烂的朝代,做为一个朝中无人身无长技的刀笔小吏,宋江如无特别的手段,是断无出头之日的。就水浒而言,宋江的求官之路,由于所谓的“路线”问题,甚至还不如一个街头“混混”发迹的快。
在水浒中,高俅的发迹似乎是个例外,一个充满运气而又合乎情理的奇迹。在“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时代风气里,往往也是创造“一招鲜吃遍天”的年代。浮浪破落户子弟高俅坐过朝廷的大牢,当过黑社会老大的打手,被“一个开赌坊的闲汉”豢养多年,本应是一个潜在的梁山好汉。那知机缘巧合,天意弄人,高俅投靠的那个黑社会背景的闲汉柳大郎竟手眼通天,在朝廷中有人罩着,在京城有关系提携着,竟一步一步的把个无赖高俅辗转推荐到了当时的端王门下,高俅也因“踢的好脚气球”,十分幸运的购买了一支大宋王朝当时最具潜力的绩优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端王最终坐定大宋最高的头把交椅后,高俅想不发迹也不可能了。
相比之下,宋江的运气就差了很多,也冤枉很多。如果宋江也能有高俅那般好运气,站准了路线,找准了靠山,依宋江之厚黑,发迹自是探囊取物,梁山众兄弟的血也许不会流那么多,宋江也许不会留下“卖友求荣”的千古骂名了。
其实,宋江也还是站对过一次队的。宋江能在梁山众好汉中脱颖而出毫无悬念的坐上头把交椅,不是因为那个“及时雨”的名号有多响亮,而是在于宋江能在晁盖落难时,慧眼识英雄,果断下注,才在梁山这个江湖里淘到了第一桶金。然而,宋江由于出身局限,身处偏远小城,只能站对水浒这个“小队”,却始终没有机会站对朝廷这个“大队”,其人生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如何正确看待名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