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盼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切盼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夷光杂文2025-04-16 12:15:37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在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建议把修建西安至武汉高速铁路补充列入国家“十二五”规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在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建议把修建西安至武汉高速铁路补充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二是建议将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对李鸿忠的这两点建议,笔者是举双手赞成,特别是对将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建议,更是抚掌叫好!可以说,建设好,发展好大别山革命老区,不仅是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回报,也是实现中部崛起进而推动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不仅是政治上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是改变当地面貌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10多万。地跨43个县市区。
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有200多万人投身革命,近100万人为国捐躯,400位共和国将帅从这片土地上走出!
震惊世界的“黄麻起义”“六霍起义”“商南起义”都是在这里爆发。这里还诞生了红一军、红四方面军、红25军、红28军等多支红军主力。1946年在这里爆发的“中原突围”又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也是从这里奏响了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曲!
大别山地区的为中国革命成功作出的巨大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被一些党史专家评论为“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培养治党、治国、治军杰出人才的重要基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别山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这里的发展仍然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有文章指出:“大别山革命老区已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缓慢、人均水平较低,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程度较深,生态保护任务繁重、生态补偿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水利设施失修,工业化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低,行政区划分割、发展被边缘化”。笔者所在的红安县就是当年“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爆发地,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2252人,还有14万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还只有366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仅只有12462元。许多群众的生活非常困难,许多村庄的面貌非常破旧。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让这里的人民也和全国的人民一道,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幸福的生活。大别山地区所在的鄂、豫、皖三省的省委、省政府都分别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对大别山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今年年初,湖北省委还启动了“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目前这项工作也正在有序的进行之中。
但是,因为大别山地区是一个地跨三省,各个地方发展又不平衡的区域,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发展理念,没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战略,没有一个统一的发展目标,没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政策,而是自行其是、自定目标、自定政策、自我发展,就形不成发展合力,形不成统一的市场,不利于大别山地区的全面健康发展。
从另一方面来说,仅仅依靠大别山地区所在地的力量来发展、来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这既与其历史地位不相称,也与其客观现实不相对,还与当地人民的要求不相符合,更与国家整个发展战略不相适应。这会让大别山地区的发展与其他地方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最终也会拖累全国的整体发展。
因此,为了大别山地区在全国的整体发展中能够迎头赶上,为了让大别山地区的人民能够早日奔向小康,也为了全国的整体发展能够协调推进,中央应该及早把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其确立为国家级发展试验区,从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以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快速、健康发展!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