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刍议家风
我以为,家风就是一家人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风格,它一般由代际传承而来,也会跟着社会变化而演化,随着家庭成员的现实生活态度而发展。家风影响有多大?虽然“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
我以为,家风就是一家人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风格,它一般由代际传承而来,也会跟着社会变化而演化,随着家庭成员的现实生活态度而发展。家风影响有多大?虽然“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有血统论之嫌,但谁也不能否认,家庭作风、家人待人行事风格是一个人性格性情形成的主要因素;性格决定命运是被很多事实证明了的规律。好家风熏陶下的人,大多有好的性情,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善于学习乐于助人,能成为大家的好朋友。家风有缺陷家里长大的孩子,看社会负面的多,自己也经常在纠结中生活,很少有志同道合者,生活中失败的比较多。所以继承了好家风并有远见的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总是把培育孩子健康向上的性格、踏实做事的品行、老实善良做人的品德放在第一位而绝不会从小就教导孩子见利忘义、投机取巧。电视上问家风是什么,我想了一下,这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以我来看,说清家风,必须从奶奶、父母说起,只有把他们品格里值得继承难以忘怀的东西说清楚了,我的家风也就立刻显现。奶奶是个苦命的人,32岁时爷爷就被横行西北的马家军裹胁走再没有音讯,从此,她独自带着2岁的父亲、4岁和6岁的姑姑在黑无天日的旧社会生活。二叔撰写的家谱里专门用一章写奶奶,说她坚贞忠烈,我想这肯定是她的第一个特点。当然她还在艰苦卓绝中砥砺奋斗,吃尽了人间苦,又永远对生活抱有希望。如果不是有希望,她怎么可能撑过近20年难以想象的困厄迎来解放?我知事的时候奶奶60多岁,看上去已经是很老的人了,满脸都是生活风霜雕刻的印痕,一双小脚总是不停地在田地间和家里四下忙碌。奶奶无论多么贫困,都保持着干干净净的生活习惯,再穷,听到叫花子要饭也要多少给一点吃的。这便是她的利练与善良了。每一个对生活有希望而果绝的人,都是善良的人,这从奶奶身上表现的最为生动。在生活稍有好转的时候,她还不失时机把父亲送进学校读了近两年的半耕半读,给了父亲一双识字的眼,从而改变了父亲和后代的命运,这应当是奶奶的远见卓识了。归纳起来,奶奶给我们这个家庭留下的就是坚贞不屈、善良果绝、努力奋斗,目光远大。
父亲继承了奶奶所有的优秀品格,又有所发展。父亲一生好学,凭两年半耕半读识得的几个字,慢慢开始读书,“把村里所有人家的书都借着看遍了(父亲回忆中说)”,解放后已经是村里少有的有文化的年青人了,这才有了当农会和村干部的机会。父亲生命的前20年跟着奶奶在苦水里泡着,11岁就赶大牛车进山砍柴,13岁就跟着大人上渠挖坝,由于人小,没人愿意跟他一起搭伙干活,只有自己一点点地在深深的渠里慢慢往外挪着扔土,吃过的苦用语言无法说完。但父亲不屈不挠,把一切的血泪都咽进肚子里,悄悄地遮住被恶霸打出的伤痕,在姑姑先后给人做了童养媳之后,与奶奶相依为命。解放后父亲一直做乡村干部,为人耿直,严以律已。“四清”“文革”中父亲被打倒批斗,但他对一切的诬蔑都坚决抵制;既不把工作中的失误推卸给他人,也不接受积极分子们对他的诬陷。运动后期,政策得到落实,他恢复了党籍,又承担了管理村组的责任,直到老年。由于父亲处事公正无私,深得乡邻们信任,所以村子里不少人家的大事小情,都以请父亲参与为荣,有些人家的纠纷,也都要请父亲调解才有结果。父亲的特点归结起来,应当是吃苦耐劳、不屈不挠、勤奋好学、耿直善良和孝敬奶奶了。父亲还有一个大特点就是什么事情都要赶在前面,不甘人后,绝不拖延。
母亲在跟父亲生活之前有过一次失败的包办婚姻,这是我从姨妈嘴里知道的。我懂事后的母亲给我的影响就是她的勤劳。小时候我们都小,生活很苦,母亲除了天天在生产队干活,下班后做饭洗涮喂猪,还要在黄豆粒大的煤油灯下踩着缝纫机开“夜车”,至于母亲“夜车”开到什么时候才睡,我从来不知道。只知道父亲总说,母亲瞌睡多,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母亲还跟父亲一样,孝顺奶奶和外爷外奶。母亲晚年跟我说,挨饿的年月,她想着家里父母弟妹们吃不上,就在家里活上面贴身背上(乡下大家都没吃的,怕背着粮食显眼,被人抢掠),晚上往六七公里外的外爷家跑,送回去趁天亮跑回来,跟着下地劳动。我十几岁就出来工作,对母亲的了解是在她的晚年。那年春节,听母亲唱歌,音调很准的,我就知道,我和弟弟对音乐无师自通的感觉,原来来自母亲血液遗传。也知道母亲年轻的时候学缝纫,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裁缝,改革开放前几十年,我们家里所有的开销用钱,都是母亲晚上给人做衣服几毛几毛积累的。母亲从来不说自己那儿不舒服,有什么事情就悄悄地放在心里,比如她晚上睡得少,每天的瞌睡睡不完,也从来不给自己放个假。直到最后,母亲身体不好,她也从来不吭气,等我们发现送进医院,一切都晚了。母亲留给我的,除了吃苦耐劳,孝老有亲,就是她超乎一般人的隐忍辱负重了。她的这种品格或多或少也留给了我。我也一样,好多时候,遇到问题,特别是关于个人名利苦累的事情,无论在单位还是家里,都不愿意张口。在我们这个一直清贫的家里,奶奶亲爱我们,父亲母亲关爱我们,老的小的从来不缺乏亲人的爱,这是我们这个家庭爱意相续的突出方面。
奶奶父母之后,家风顺理成章传承到了我们这一代身上,革新或发展的任务也到了我的身上。除了承继奶奶到父亲母亲他们所表现出的风格外,我更多想的,是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如何保持良好家风,塑造好下一代的,以及用良好的家风抵御各种诱惑的问题。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儿子高考的时候,就是一个重要的关口。当时,小城中学高考考风非常不正,于是有好心人给我们出注意“找找人,给孩子调个座位,保证成绩好些”。当有人把话传给我之后,被我断然拒绝。不是我高境界,也不是我不知道孩子分数多1分就多1分上好学校保险的重要,而是我从骨子里就对弄虚作假极端反感,这知道这是父母血液里传给我的东西;我还想到孩子的将来,一次弄虚作假可能侥幸,如果给孩子留下弄虚作假侥幸的念想,不保证他今后不这样做,也不保证他终究不会在这方面栽跟头。倘若万一孩子有了谁都不愿意看到的负面结果,那么,我又怎么向孩子、向殷切期待着我的父母亲人交待?
现在,我明白工作生活的许多下意识行为,其实都是家风影响下的必然举止。我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