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身的缘分

一转身的缘分

嫠居杂文2025-04-14 15:15:30
出门游历,目的地是丽江。可我们这儿到丽江必须先昆明、再大理后至丽江。在旅行社订了双飞的机票,背着行囊上路。很幸运机上的座位是靠窗户边,飞机进入白云朵朵里,感觉飞机穿梭于云层并劈开撕裂原本温柔无比的绵朵
出门游历,目的地是丽江。可我们这儿到丽江必须先昆明、再大理后至丽江。在旅行社订了双飞的机票,背着行囊上路。
很幸运机上的座位是靠窗户边,飞机进入白云朵朵里,感觉飞机穿梭于云层并劈开撕裂原本温柔无比的绵朵儿,开始不停颠簸,眼看窗外朵朵云快速地飞往身后,变成苍茫的气流。很想伸出手去触摸,我知道,原本就空无一物,那些恢弘的壮观的表象都是空洞的,而我的寂寞却是厚实的,即使是在千万尺的高空。
走出昆明机场,远远就见导游高举写有我名字的牌子。现在出游真的是方便,不用当心自己会在陌生的城市迷路或把自己弄丢了,一路都有各旅行社安排专业导游带领游玩讲解。
踏上云南的这片土地,惊奇这里的土是红色的,导游说云南的泥土里含有氧化铁,且地下面大都是岩洞,只适合种植烟叶,茶树和大叶种的乔木。我这才搞清楚云南为什么香烟那么有名了。
1、
所谓到了北京看墙头,到了上海看人头,到了苏杭看丫头,那么到了云南昆明就该看石头了。进入石林,很是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雕,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怪石如大海怒涛冲天而起,气势磅礴,又像壁垒森严的古代战场,令人思绪万千。
只见大叠水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飞瀑则分两股下泻,有如银链垂空,纤秀柔美。
长湖,系岩溶湖泊,水清澈见底,碧绿得叫人不敢出声儿。湖中有蓬莱岛,湖底布满参差错落的石笋、石柱。
石林景区最著名的形象,便是小石林内的“阿诗玛”石。无论刮风下雨,阿诗玛都在那里翘首以待,等待阿黑哥的到来。
我也当了一天的“阿诗玛”。百年知味,一品陈香,在品完了“阿诗玛”为我们准备的彝族三道茶。石林之旅也就结束了。
亲眼目睹了这些神奇的景观,才明白,海枯石烂,并不只是个美丽的谎言,它亦可以成为永恒。
2、
来到大理的古城与苍洱。乘车在下关到上关的公路上欣赏西边绵延的苍山十九峰以及东边修长的洱海很有身处仙境的感觉。在中和寺前的观景台上看海边的大理古城和三塔,简直就是“一览众山小”,洱海与大理尽收眼底。上寺的游人络绎不绝,但是,国人要么骑马上来,要么坐缆车上来,而洋人都是徒步爬上来的。大理的石板路,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好不惬意。
云南曾被诸葛亮称为“不毛之地”,但正是这“不毛之地”是诸葛亮想象不到的独特的人文景观;烟波浩淼、水色一天的“五百里滇池”,碧波荡漾、苍山倒影的洱海,岁月悠悠托起那轮白雪皑皑的苍山。
还有那“纵时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幽兰之梦。大理远古文人遗留下来的借兰喻物,依兰诉怀,唤回人类良知回归自然的期待。深厚的兰文化沉淀,大雅之堂上的艺兰,有如潜移默化的熏陶,将人的境界带入那永恒的国香。
洱海有阳光的慵懒,休闲的随意,绿色的舒坦,海水的蔚蓝,构成了大理风情岛格外靓丽。红日从东山爬起将阳光撒进洱海,金色的海水微波眼底。远眺,海水像万亩良田中铺排的稻谷,一层层涌动着金色的绸缎般微波;近看,清澈的海水倒影了天上的蓝天白云朵朵,顺岛南下的沙滩,天连水气,盈盈碧水,美得让人惊诧。
秀美壮阔的苍洱风光曾醉倒了几多文人墨客,生长在“文献名邦”横匾下的历代大理文人骚客更是挥毫着墨无数。上得岛来,便可赏“十景”之美妙;观“两场”之雄奇;仰“一宫”之壮丽;揽“一村”之怡趣。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愿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啊妹梳头为哪桩?蝴蝶,身着五彩斑谰的花衣,常年在花丛中采集芬芳的小精灵,被人们称为会飞的花朵儿;多少爱情有关的故事,无不以蝴蝶来借喻,无数感天动地的故事演绎出一个个化蝶的传说。蝴蝶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爱情的对象。还有这株蝴蝶泉中央的蝴蝶树,其实这是棵合欢古树,古今骚客奇赞这棵树上开的花朵儿是“静止的蝴蝶”。蝶与花竟相媲美,分不清哪花哪蝶。我虔诚地掬一捧泉水洗了脸,祈愿能带给我祝福和希翼。
“众王亦然诸佛亦然事态平等元自无高无下,一念而得十地而得功用合辙那分谁浅谁深。”这是写在宏伟的崇圣寺大殿两根大柱上的,殿前有多人在烧香跪拜,香烟袅袅,到处都是虔诚静肃的面孔。我跪拜佛前,求佛保佑及赐福与我家人同事及朋友希翼安康。
3、
桃雨飘飘一弯月曲逐水浪,春风倦倦三千绿柳竞烟波。
终于来到这梦寐中的古城——丽江。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选址独特,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构成。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
主街傍水,小巷临渠,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不愧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古城心脏四方街明清时已是滇西北商贸枢纽,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
四方街以彩石铺地,街巷相连,四通八达,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外拙内秀,玲珑清巧。”居民房前屋后无不喜种植花木盆景,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的景致。
我们沿着洛克的足迹,一路走进古老的纳西民居院落。
“天雨流芳”是在进入木府的原牌坊附近重建的。“天雨流芳”是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松土司所题,属一语双意。用汉语解释是“皇恩浩荡如天雨流芳”,纳西话说就是“看书去吧!”
人类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正逐渐被三百年来的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在享受高新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时,我们是否也在思索传统文化其实就是现代文明的底蕴与根源。纳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这百简科全书,见证了我们人类走向进步文明的脚步。
纳西古乐是唐宋以来的一些词牌和曲牌音乐。纳西古乐被中外学家称为“音乐活化石”、“和平之音”、“仙乐天音”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