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酒能给人胆气和豪气,当然也给人以酒气。而武术的灵魂本质也在一个“气”字:“气聚而生,气散而死”,讲究的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可见酒与武术有着很渊远的瓜葛。文人好酒现于字者颇多,武人好酒其实也比
酒能给人胆气和豪气,当然也给人以酒气。而武术的灵魂本质也在一个“气”字:“气聚而生,气散而死”,讲究的是“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可见酒与武术有着很渊远的瓜葛。文人好酒现于字者颇多,武人好酒其实也比比皆是。只是文人多现于诗文,武人则需要别人来记述,差别仅此而已。武人好酒,以酒表现他们的豪情壮志和尚武精神,醉中行武,妙在物我两忘,神与物游之中。
醉拳和醉剑,是酒与武术结合的典型例证。醉拳又叫醉酒拳,其拳法招式如醉者形姿,以柔中有刚,声东击西,顿挫多变为特色。重在“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醉中有拳,拳法似醉,以醉取势,以醉惑人,以醉进招。其手法以“刁拿采扣”为主;腿法以“蹬弹勾挂”为主;步法以“提落进撤”为主;眼法以“视瞧藐瞟”为主;身法以“挨撞挤靠”为主;跌法分佯跌、硬跌、化险跌;练法要求神传意发,心动形随,步碎身活,形神合一。
要练到周身“无一处惧打,亦无一处不打人”的地步,挨上就着力,出手就制敌;用法讲究眼捷手快,形醉意清,随机就势,避实就虚,闪摆进身,跌撞发招。有歌曰:“颠倾吞吐浮不倒,踉跄跌撞翻滚巧,滚进为高滚出妙,随势跌扑人难逃”,是为醉拳要义。
醉拳的套路很多,大多与历史上人物有关,如“醉八仙”、“太白醉酒”等。“武松醉酒”一套,源自《水浒传》中武松景阳岗打虎和醉打蒋门神。在景阳岗武松是真醉,而打蒋门神则是似醉而实醒,其武术套路也恰好体现了这一点。武术要求内外五关相合,内五关是“精气神力功”;外五关是“手眼身步劲”,在“武松打虎”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除醉拳外,还有醉剑和醉棍。醉剑的特点是:奔放如醉,乍徐还疾,往复奇变,忽纵忽收,形如醉酒无规律,但于东倒西歪之中暗藏杀招,扑跌翻滚之中透出狠手。醉棍是把醉拳与棍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套路,极富于观赏性。
酒与武术关系之密切,可以从《水浒传》中得到印证,该书几乎是无打不写酒,有酒必写打。《水浒传》中的醉打描写,使酒文化与武术文化达到了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绝妙境界,这当然与某些人的酒后使气、打架斗殴不可同日而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人间世道
下一篇:阅《三国志》魏书笔记十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