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以级别高低定长短也是官本位

讲话以级别高低定长短也是官本位

哓咋杂文2025-04-08 01:59:53
一方面强调要淡化“官念”、去掉“官本位”的思想,另一方面又什么都以官员的级别为设立标准。就医、用房、用车、出差住宿、各种补贴等等都是以级别为标准来规定,连会议讲话也是以级别高低定长短,让人感到倡导与行
一方面强调要淡化“官念”、去掉“官本位”的思想,另一方面又什么都以官员的级别为设立标准。就医、用房、用车、出差住宿、各种补贴等等都是以级别为标准来规定,连会议讲话也是以级别高低定长短,让人感到倡导与行为大有差异,感到淡化淡化“官念”之难,去掉“官本位”之艰。
据《京华时报》报道:20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公布《省政府系统召开全省性会议审批办法》,明确要求,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实行总量控制,每年不超过24个,以部门名义召开的会议各部门每年不超过1个,并要求不得到风景名胜区内召开会议,而会议期间一律不得安排宴请活动。省长讲话不得超过一小时,副省长讲话不超过半个小时。(12月22日来源:京华时报)..
很能理解广东省政府出台这个《办法》的初衷,欲以这些具体、细致的规范来变革会风,搬掉文山会海,让干部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谋划发展改革、为民多办实事之中。
多得数不清的会、长得受不了的会,一直是许多地方挥之不去的顽症,而且很多地方的会议都是要求一把手参加,这让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们把大块大块的时间都泡在会议上,很难抽出时间认真思考、仔细谋划发展改革的大事、也很难集中时间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精简文山会海,少发文、多发管用的文、少开会、多开有效率的会,不仅是民间的呼声,也是官员的心声。
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把精简会议、改变会风当作转变作风的重要内容,新一届中央还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明确规定:“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给各级党委政府做出了表率也提出了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也纷纷响应,各自出台改进作风的规定。广东省出台的这个《办法》,应该说也是对中央《八项规定》在广东实施的细化和具体化。但是,看完这个《办法》之后,对其中的“省长讲话不得超过一小时,副省长讲话不超过半个小时”的规定有些憋闷的感觉,让人感到官本位的思维习惯是多么地强大?
是的,省长作为省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省政府的第一责任人,负有统筹全局的职责,而副省长都是分管一部分工作,因此,省长的思维和视野都更开阔,更全面,讲话的分量和作用都要大于副省长。所以,在一些会议上比副省长多讲一些、讲长一些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正因为省长要全面负责,所以他的思考重心、工作重点都放在全局性的事情上,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可能就没有分管的副省长思考得深、研究得透。所以,在某项全局性工作中的讲话中不一定比副省长更实在、更透彻、更科学。现在硬性规定、省长讲一个小时,副省长讲半个小时,就有可能省长无话找话,说些空话、套话。而副省长则只能浓缩带压缩、拣要紧的说,拣粗犷的说,就说不清、也说不透。
开短会、讲短话,硬性规定官员讲话时间,让那些喜欢海阔天空讲长话、讲官话、讲套话无法施展“话技”,节约更多人的时间确有必要。但是,这个规定应该是以会议和事情的重要性为标准,而不是以官员的级别来衡量。有些工作牵涉面很广、涉及的事情多,社会影响大,不讲到位不足以引起重视、不讲透彻难以全面推动,所以,适当讲长一点、讲透一点是完全应该的。而这个讲长一点、讲透一点,不一定非要一把手来落实,让具体分管那项工作的领导来讲可能更加切题、更加有力。在分管领导讲完之后,一把手精讲一下、对如何落实加以强调效果或许更好!而这样规定,不仅于淡化“官念”、去掉“官本位”大有好处,对于明确官员职责,做到责权对等、权责一致也是大有益处。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兜底,这本身就应该是行政工作的一个原则。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