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表缘何安了又拆

水表缘何安了又拆

击镜杂文2025-03-31 19:04:35
水表与电表一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伴随着水源和电能的有计划应用而产生的。相信,至少在封建社会之前,是不会有其“表族”一脉的,尽管那时的水已经与万物有不解之缘,但由于水源充足,我们的古人是不可能想到水
水表与电表一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伴随着水源和电能的有计划应用而产生的。相信,至少在封建社会之前,是不会有其“表族”一脉的,尽管那时的水已经与万物有不解之缘,但由于水源充足,我们的古人是不可能想到水表为何物的,更兼社会生产力的局限,也就不可能发明出今人看来十分简单、古人看来有如登天的水表产品来。
然而,就是这么一种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普通产品,在这里,竟出现了令人十分费解的社会现象——
前不久,与要好的同学与朋友相聚,闲扯的话题不知是谁一下子引到了水表上来的。于是,才有了大家无须组织有感而发的议论,才触及了笔者要写下这篇杂文的动机。
“你们说这是啥事呢?”老赵现出一脸的不满和无奈,“刚刚安装上不到两个月的水表又给拆了!”
“我们家没拆呀!”老钱接过话茬,“不过水费可涨价了,由原来的每吨2.7元涨到了3.5元。”
老孙像是对老钱,又像是对大家说:“你们住楼房的水表没拆,我们住平房的可都拆了。”
“就因为按水表收费不合算,就又都把成千上万户住平房的居民水表给拆了,仍按人头收费,太不像话了。”说此话的是老李,从言语中可听得出来,这位仁兄对安和拆水表一事也是满腹的牢骚,愤愤不平之色溢于言表。
…………
经“赵钱孙李”这么一开头,“周吴郑王”也自然加入其中了。不曾想,看似简单平常的一个话题,却惹来了大家如此的评议,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我所在的县份是塞外的一个三等小县,六山一水三分田,人口也就30万挂零。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服务单位还是不可或缺的,自来水服务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该公司有“铁饭碗”罩着,自然是衣食无忧了,可走向市场经济之后,就不那么“泰和”了。这不,前一个时期在改组改制中,据说县里将自来水服务公司的承包权转给了个人(后来听收水费人员说又收回来了,不知是否属实),也许承包人是从盈利的角度出发,才想到了安装水表这一招,只是没有想到安装水表反倒不如不安时收的多,于是便发生了在县城安了又拆的闹剧,即便不拆也在吨位上进行了自我提价。据说,提价的依据竟是与业户先前的水费相比,提价到每吨3.5元。没办法,谁让水是万物生命之源了,作为百姓来讲,哪怕每吨35元也得用水呀不是,自认倒霉吧!从自来水服务公司的角度看,手中掌控的水源就是特权。是啊,在当今社会,就兴“电霸”有只此一家的店号,难道不许我“水霸”有别无分店的买卖?
从水表一装一卸中,使人感触颇深。表面上看,将自来水的经营权交由个人管理似乎与改革开放的大气候是合拍的,企业(实际是个人)涨价自来水吨位好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稍加认真地去一想,觉得似乎又有些不妥之处。
笔者认为,煤气、电和水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甚至与老百姓的身家性命相连。作为县一级的政府部门,必须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刻刻都要心为人民所想,权为人民所用,利为人民所谋,在涉及民计民生的大事上绝不能草率从事,一概而论。倘若我们的领导者将水这个老百姓的命脉不纳入政府统管企业系列(我的观点不一定站住脚),而是交由个人,势必会导致水表安了又卸的结局。试想,连水这种东西都可以由个人以赢利为目的进行经营、买卖,恐怕离个人贩卖空气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
从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喊出的“人民万岁”,到党的十七大体现出的“民生万岁”这一宗旨,再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冒险深入冰雪灾区考察民情、关怀民生,无不令人动容,以至于垂泪。在此,倒是很希望我们的各级地方政府,尤其与老百姓联系较为频繁的县、乡两级政府,能切实将民生放在首位,不要再做出让水表安了又卸的蠢事了。否则,群众是要骂“娘”的,况且,安了又卸既浪费财力、物力,又与当前所倡导的“节能减排”方针背道而驰。
难道不是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