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马拉拉
马拉拉,一个美丽的巴基斯坦的女孩,甜美圆润的面庞,穿戴着贝娜姬·布托的披肩,被潘基文称赞为“联合国的女儿”,2014年10月10日成为诺贝尔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奖词说:“为受
马拉拉,一个美丽的巴基斯坦的女孩,甜美圆润的面庞,穿戴着贝娜姬·布托的披肩,被潘基文称赞为“联合国的女儿”,2014年10月10日成为诺贝尔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奖词说:“为受剥削的儿童及年轻人,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权利抗争”。17岁,一个人生刚刚开始的年龄,马拉拉,经受了常人无法想像的苦难,取得了常人无法想像的辉煌。今天,在和平的国度里享受着诗意生活的我们,该如何读17岁的马拉拉,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马拉拉具有超凡的见识。她出生于一个普什图穆斯林教育工作者家庭,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她有一个梦想,成为女诗人和女英雄,成为19世纪“阿富汗的圣女贞德”。12岁,她就化名撰写博客,倡导女性权力,揭露塔利班暴行。她向世界发出呼吁:“我想给这个国家的孩子们传达一个信息,无论何时看到压迫,都要提高嗓门来反对暴政。如果有人想夺走你的权利,那就提高你的嗓门,不要惧怕任何人!”12岁,还是个孩子,是流连于雪糕或披萨的年岁,却对社会和世界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坚定自己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马拉拉说过:“我的目标是服务于人类”。如此见识,让人惊叹。
马拉拉具有无谓的勇气。2012年10月9日放学途中,马拉拉和她的同学乘坐的校车行驶在她的家乡这块动荡不安的土地上,命运发生了改变,校车的门被塔利班枪手强行打开,枪手威胁,“谁是马拉拉?如不站出来,所有的人都会被杀死”。面对冷酷的枪口,她勇敢地站起来:我就是马拉拉!罪恶的子弹穿过了她的头部和颈部,命在旦夕,但上帝垂青这个女孩,让她神奇地活了下来并得以康复。16岁生日那天,她站在联合国大会讲台上,用柔弱而坚定的声音表达:“让我们开展一场对抗文盲、贫困和恐怖主义的壮丽战争,让我们捡起我们的书本和笔,它们才是威力最强大的武器”。马拉拉,其名字的意义是“被悲伤击中”,她的悲伤中,积聚了多么大的勇气和能量啊!
马拉拉具有无限的力量。在强大且残酷的塔利班面前,她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弱小,在遭遇枪击后,她变得更加坚强。她说,“我的生活没有任何改变,除了已逝去的懦弱、恐惧与无助。坚定、力量与勇气诞生了。”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慈悲的马拉拉,“我希望塔利班、所有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的儿女都能接受教育。我甚至不怨恨射杀我的塔利班成员。”这种慈悲同样具有无限的穿透力。尽管巴基斯坦的土地上每天还在流血,马拉拉还不断收到塔利班的死亡通牒,疯狂的极端分子还在不断地炸毁女子学校,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马拉拉争取让女性接受教育权利的理想一定会实现。奥巴马和米歇尔在白宫接见了她,潘基文请她到联合国大会上去作主题演讲,英国女王以祖母式慈爱呵护她,每一个坚持正义和热爱和平的人为她的执着而热泪盈眶。
欧洲议会主席马丁舒尔茨说,“就我而言,在21世纪,马拉拉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品格。”这种品格,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日渐陌生,又让我们无限怀恋。我们距马拉拉有万里之遥,但又仿佛近在咫尺。马拉拉的光芒,照亮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马拉拉,我们应该有信心,我们的理想会更加切近。“我是马拉拉”应是心底的最强音。“马拉拉日”应该是世界青年共同的节日。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上帝,如果有,愿上帝佑护这个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勇敢的女孩——美丽的马拉拉。
2014.10.11晚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