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土壤海外电影
电影的空间尺度最大的,我看要数中国,中国电影者钟情于祖国大好河山,埃及有沙漠,俺也有,香港有武侠,俺也有,美国有灾难,俺也有。说来说去,是模仿多,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外国电影情节上是凝聚的,
电影的空间尺度最大的,我看要数中国,中国电影者钟情于祖国大好河山,埃及有沙漠,俺也有,香港有武侠,俺也有,美国有灾难,俺也有。说来说去,是模仿多,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外国电影情节上是凝聚的,就是原来陌生人,由于种种缘分,来到一个都市,来到一个岛上,由于“偶然”,情节趋向于越来越凝聚,最后是角色在“凝聚”中消化掉,这方面最强的是日韩电影。中国电影呢?情节则是散落向外的,常常是大家都带有什么前世情仇,一出生就身背重任,由于“自然人”难以控制的理由,荒谬曲折的凑巧和安排,最后怎么怎么地,得偿所愿,或者去了雁门关外放羊,或者进了少林寺出家。
中国电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原情节”,即围绕着“政治核心”而来,就算是塞外英雄,就算是夜郎国国王,都不畏奔波,不辞辛苦,千里迢迢地追求他匡扶天下的理想。中国电影很少去雕琢“桃花源”,里面很少有海洋,很少有岛屿,虽然中国海洋和岛屿有很多很多。
欧美电影每部虽然都是借助于一个背景,但是绝不强求这个背景一定真实地存在着,只是它的逻辑:价值观,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他情节则是电影者自己制作的“桃花源”。
从电影传承上来看,西方电影是和希腊文明一线相承的,绘画是肇始,照相是变奏,摄影是集大成者,每个环节都有无数个流派,在成气候的时候,借助于技术革新,把希腊哲学里的“美学观念”用更加精准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逼真”,因此,西方电影是很“古老”的,很“自然”的,是生命力顽强,而且有它的来源和去向的。
中国电影则不同,中国电影是“附属品”。日本是唐朝“藩国”,但是在中国宋朝时期,日本已经是自己蹒跚走路了,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源氏物语》,早于《红楼梦》数百年,它是日本精神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标志,影响了日本其他艺术的发展,并且塑造了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特色。日本电影也是体现这个特点的。
韩国电影,它的特点就是韩国民族,韩国很要强,不过我觉得中国人比韩国人有一个强的地方,就是韩国男女谈恋爱就那么几千万个选择,中国男女谈联系却可以有几亿个选择,因为中国人都懂普通话,“箕子朝鲜”时期开始,朝鲜半岛这个地方对中国“周秦”肇始的西部地带就一直有一种“冥冥”的影响。
中国文化什么时候最耀眼?我觉得是汉唐,为什么汉唐中国最耀眼?是因为春秋,春秋时期中国人开始为后代中国“造梦”,一遇到“好的朝代”,如汉朝和唐朝,中国人就有精力和闲暇,就开始实现这些“梦想”,汉唐对“神仙”的崇拜和追逐,导致了“道家”神秘主义的发扬光大,蓬莱、东瀛、扶桑、咸池……都体现了中国思想的强大张力,推动了中国地理发现,同时影响了日韩对中国文明的直觉和好感。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于丹,懦弱文人的典型
下一篇:绿帽男人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