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桑

百年老桑

洮沬散文2025-08-07 12:33:23
在我的记忆中,我家老宅后院有四棵树,其中三棵是枣树,还有一棵是桑树。那时候的后院是我和伙伴们的乐园。不仅仅因为我们能在收获的季节吃到紫红的桑椹、甜脆的青枣,更因为那里画满了我们稚嫩的脚印,飘荡着我们无
在我的记忆中,我家老宅后院有四棵树,其中三棵是枣树,还有一棵是桑树。
那时候的后院是我和伙伴们的乐园。不仅仅因为我们能在收获的季节吃到紫红的桑椹、甜脆的青枣,更因为那里画满了我们稚嫩的脚印,飘荡着我们无忧无虑的笑声,记录了我们成长的轨迹。
那时,我常常会和小伙伴们抓住一枝枝纤细的桑枝,作一支软软的秋千,将小小的身体高高得荡起,也将小小的心儿悠悠得托起,纤细的桑枝仿佛母亲的手,那么柔软,又那么坚韧,无声得环抱起我们娇嫩的身体,托向风中,让幼小的心自由自在得飞翔,飞向广阔的天地之间。
有时,在桑树周围,我们还能抓到那种长着两只角的会飞的桑水牛,用线系着绕圈子转,等待桑水牛发出呜呜的声响,小伙伴们便露出欣喜的神情。
桑树的高枝是我们的瞭望塔,登临其上、仰望河东的虫岗山,颇有一丝一览众山小的得意;桑树茂密的枝叶亭亭如盖,是我们捉迷藏时隐身的天然保护伞;香甜的桑椹和青枣更是我们的珍宝,可以与同学换来学习用的纸张……
然而,三颗葱茏的枣树却过早地夭折了。一棵因旁逸斜出的枝干“侵犯”了别家的领空而被爸爸砍伐了;一棵结枣最多的大树在文革中被村干部勒令伐除了;而第三棵枣树到底何去何从我却记不大清楚了。
幸好,那棵老桑还一直矗立在后院中,在春花秋月的频转频逝中静观着沧海桑田。奶奶说这棵老桑在她来到我家时就有碗口粗了。老桑守护着奶奶艰难的过活,奶奶伺弄着老桑一点点长大。许多关于奶奶与爹爹的故事就在老桑的树下,在我偎依于奶奶的怀中时变成了回忆,走进了历史。
当年,爹爹婚事的成功就仰仗于那棵桑树。在奶奶看来,有了这样一棵桑树,养蚕就有了资本,无需到别处购买桑叶。而爹爹那一如桑树躯干般挺拔的身躯也紧紧得抓住了奶奶的心。从此,奶奶一生便与桑蚕维系在一起了。枝繁叶茂的桑树在奶奶的精心料理下,培养出的蚕总比别人家的生长得又快又大,结的茧也比别人家的质量好。所以无论年月怎样艰难,我家的家景在奶奶的勤恳操持下总能勉力维持。
在奶奶的回忆里,爹爹总是很忙,许多时候都是奔波在外,偶尔回来也总是夜幕掩映之下匆匆来去。桑叶长了又落,落了又长,奶奶抱着爸爸在村口无数次痴痴得守候。
最惊险的一次是在抗日时期,我爹爹前脚刚到家,小日本后脚就撵了过来。一时躲闪不及的爹爹急中生智爬到了枝繁叶茂的桑树顶。日本鬼子的高洋大马就拴在那棵桑树杆上,凶残的刀枪就靠在桑树根下。难以想象,爹爹在树上一呆就是两天两夜,一泡大便硬是攒着没解。也就是在这课桑树下,小日本把东洋刀架在了奶奶的脖子上,可坚韧如桑的奶奶面对日本鬼子的严刑拷打,硬是昂首不语。
当妈妈走进这个家门时,桑树已长得很粗了。在桑树的荫蔽下,我也渐渐长大了。家中的经济也渐渐好转起来,我们家的生计再也不用靠桑蚕维持了。我们家在村外建了新房,老屋在多年风雨侵蚀下倒塌了,宅基地也部分地让与别人,于是,桑树的去留也被提到上议事日程。任凭别人怎样劝说,任凭爸爸怎么解劝,一向沉默寡言的妈妈死咬着一句话:“树在宅子在,这可是咱们的老宅,什么都可以丢,不能丢了老宅啊!”恐怕只有我能体会妈妈的心思:当年村干部不顾妈妈涕泗纵横的哀求,硬是把那棵果实累累的枣树砍掉了。这之后,在青黄不接的年月里,正是那棵老桑枝枝杈杈上挂满的紫红桑葚缓解了我们兄弟姐妹的饥饿。这棵老桑替这个家庭分担了太多生活的艰辛与苦难的记忆,也正是这棵老桑和孕育这颗老桑的土地,给了这家人生活的希望,有桑有土,家方为家,家里人心里才踏实。
等我长大外出求学后,多次听爸爸说有人想出高价买家中的那棵老桑。这时,我也总是坚持不卖。在我看来,我们村庄遗留下来的老树已经不多了,我一直想把这棵老桑当做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我家率先走出了三名大学生,也许正是由于这棵老桑的荫蔽。就连邻村有名的风水先生也一直说我家老宅的风水好,因为老桑挡住了周围的邪气!所以,即使在我读研期间,家中的经济那么拮据,老桑也一直挺拔在老宅上!
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城工作了,买房就成了头等大事。为了凑钱,城市出身的妻子逼着我卖掉老桑,接到妻子的最后通牒,我知道老桑终于保不住了。
上周五,家乡的二婶去世,我回家祭拜,正好寻得机会再去看一眼老桑。老桑的树皮已经发黑,我用双手环保,却仍有一尺有余逸出双手之外。树身斜出的三棵枝杈仍然很苍翠,在弯弯曲曲的枝干上,又重新生长出许多新的枝条,它们努力向上生长着,但其中两棵枝杈的梢头已经枯死。望着枯死的枝杈,我百味杂陈,老桑还能生存多久?作为文化遗产的想法是否真的可行?
然而,老桑被伐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这一次看望也许是对老桑最后一次的祭奠!
百年老桑啊,承载着历史,而今也要走入历史!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