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情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生活中,有的喜欢种花养鸟,有的喜欢琴棋书画,有的喜欢游山玩水,还有的喜欢体育锻炼。而对我来说,听戏是我的最爱。从小到大,戏曲始终伴我成长至今。谈起爱听戏,就令人有些费解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生活中,有的喜欢种花养鸟,有的喜欢琴棋书画,有的喜欢游山玩水,还有的喜欢体育锻炼。而对我来说,听戏是我的最爱。从小到大,戏曲始终伴我成长至今。谈起爱听戏,就令人有些费解了,因为祖上既不是优伶戏子,出身也非什么梨园世家,自己怎么会喜欢那节奏缓慢,咿咿呀呀的戏曲呢?这也许就是天生的一份情缘吧。记得小时侯,村子后面有个规模不大的冶铁社,里面经常上映电影,对于当时文化生活非常匮乏的我们来说,每逢放电影就像是过节一样兴奋。邀上两三个小伙伴,只需花上五角钱,便可进得场来,占上一个靠前排的好座位,嘴里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五香瓜子,一边聚精会神地盯着银幕上的一举一动。小伙伴们大都喜欢看《小兵张嘎》、《大闹天宫》、《南北少林》等故事情节生动的儿童片或武打片。而我呢?却独独偏爱那唱腔优雅、风韵独具的戏曲影片,什么《卷席筒》啦,《樊梨花》啦,《倒霉大叔的婚事》啦……小伙伴都受不了那缓慢咿呀的唱腔,而我则看得如痴如醉,有时还难免为剧中人物悲惨的遭遇而撒上几滴同情的眼泪呢!偶尔赶上省剧团到我们村庄来演戏,我更是心花怒放,激动不已。现在想起那情景来,还历历在目。
有时想想,到底是戏剧的什么地方吸引了我儿时的视线呢?哦!原来是舞台上那优美熟练的水袖功夫,那独具魅力的说唱道白,那五彩缤纷的油彩以及那精彩纷呈的武打场面令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虽然当时的我并不真正懂得戏曲的内涵,但那出色的表演却令我如沐春风,如饮甘泉,那种美妙的滋味啊,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就这样,伴着悠扬的戏曲声,我慢慢地长大。
17岁那年,我带着一份人生的渴望到城市求学。所幸的是,学校开设了"戏曲表演"这门课程,于是我便毫不犹豫地选修了这门课。给我们授课的王世欣老师是郾城曲剧团的作曲,更是个不折不扣的戏迷。课堂之上,只见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每每讲到动情处,还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地来上几段,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更加迷恋戏曲。受王老师影响,在异彩纷呈的戏曲种类中,我尤其喜爱豫剧、曲剧。由于是艺术专业,每年都要搞许多场演出。每次演出,我都要在脸上勾勾画画,涂涂抹抹,模仿剧中人物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还满像那么回事。这时候,台下会洋溢着甜甜的笑声,萦绕着阵阵的掌声,那种欢乐呵,是今生也难以抹去的记忆。哦!我黄金般珍贵、清露般美好的求学时光……
如今的我,已步入而立之年。以前的许多爱好已荡然无存,生活则变得平静许多,唯独对戏曲的喜爱却丝毫未减,反而与日俱增。工作之余,我总是一边备课,一边欣赏河南电台的“戏曲广场”。听上一段豫剧,真有古人所谓的"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之感。哼上一段曲剧,真是一种灵魂的荡涤,思想的洗礼,令我久久不能忘怀。《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我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今日是我出闺的前一晚上》充满了甜蜜和幸福的感觉。还有贾文龙在《吃亏歌》中脍炙人口的唱腔,更是让我懂得了一个怎样的人生。
高兴的时候我就唱两嗓子,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郁闷的时候我则哼一小段,诉说那心中的伤感。戏中人笑我也笑,戏中人哭我也哭,我与角色浑然一体,忘却了自我。何况,人生如戏,戏演人生!无论是缘来缘去,潮起潮落,最终都不过是一场戏;无论是得失成败,美丑忠恶,最终都要落下帷幕,让别人说去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