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要淡泊功利
走上讲台已有十多年了,对从事的本职业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功利主义色彩有的重,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不利于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形成,更不利于中国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基础教育目前最紧
走上讲台已有十多年了,对从事的本职业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功利主义色彩有的重,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不利于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形成,更不利于中国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基础教育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淡化一下功利色彩,以期获得健康的发展环境与空间。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试图努力破除应试教育的魔咒,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教育学生还是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观念。老师们都在一遍又一遍、声嘶力竭地告诫学生:苦读,苦读,考取了就如何如之何,仿佛考取了就一步登天了,并不是站在提高学生素质和将来实现自身价值的高度来教育学生。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把学生当作博取名利的工具,只要辅导某个学生得个什大奖,那么奖金、考核、晋级、职称评定就一路绿灯了,因此许多教师的眼睛只是盯着那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这就有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性原则,许多教师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学生。
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也缺乏一种合理公正的标准,带有明显的功利成分,我认为评价一个教师的优劣应有以下几条:(1)工作量评价,工作量大的教师理应得到更多的褒奖和利益,这本身就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2)学生的评价,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的教学又能有多少效果呢?(3)成绩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无成绩,既误人又误己,教育事业也不会有大的发展。(4)同事评价,现在提倡合作,一个人能力精力毕竟有限,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搞好教学,与同事关系的好坏,也是评价一个教师的重要标准。(5)单位领导评价和上级主管部门考核,这个评价是建立在以上几个评价的基础上。对教师的评价应公正合理,应多向多元,不应只看一个方面。
功利化的教育会造成几种恶果,一种是使素质差的教师有机可乘,这种教师站在讲台上只是为了捞取名利,学识和品德素养皆差,肚中原本墨水不多,又不肯“充电”,上课只好照本宣科,一堂课成了学生的“催眠曲”;业余时间不是上网玩游戏,看小说,就是打牌,打麻将,赌博,个别败类甚至贩黄嫖娼、偷抢扒拿,为一点小利,爱慕虚荣者有,狗苟蝇营者有,丧失名节者也不在少数,师风全没,师德全无,身不正何以为范?学不高何以为师?另一种就是使那些勤勤恳恳,像老黄牛一样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寒心,好教师得不到好的待遇,时间一长也会变质。再一种就是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极其厌学,现在农村学校的辍学率又呈上升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与重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持久的人才动力。
太过功利化的教育,会害了学生,害了教师,害了整个中国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