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解张爱玲之拜金
在散文《童言无忌》中,张爱玲宣称自己是一个俗人,一个拜金主义者,一个小市民。她说:“我母亲是个清高的人,有钱的时候固然绝口不提钱,即至后来为钱逼迫得很厉害的时候也还把钱看得很轻。这种一尘不染的态度很引
在散文《童言无忌》中,张爱玲宣称自己是一个俗人,一个拜金主义者,一个小市民。她说:“我母亲是个清高的人,有钱的时候固然绝口不提钱,即至后来为钱逼迫得很厉害的时候也还把钱看得很轻。这种一尘不染的态度很引起我的反感,激我走到对立面去。因此,一学会了‘拜金主义’这名词,我就坚持我是拜金主义者。”张爱玲对钱的热爱从来是公开宣布的,不像别人那样假清高。她只知道钱的好处,她觉得应当拥有钱,她应当享用它们,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就想买来打扮一下自己。她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在《民国女子》中也有提到张爱玲的拜金。他说:我在人情上银钱上,总是人欠欠人,爱玲却是两讫,凡是象刀截的分明,总不拖泥带水。她与她姑姑分房同居,两人锱铢必较。她却也自己知道,还好意思对我说:“我姑姑说我财迷。”说着笑起来,很开心。她与炎樱难得一同上街去咖啡店吃点心,亦必先言明谁付账。炎樱是个印度女子,非常俏皮,她有本领说得那咖啡店主犹太人亦软了心肠,少算她的钱,爱玲向我说起又很开心。爱玲一向爱钱如命,使我想起小时正月初一用红头绳编起一串压岁钱,都是康熙道光的白亮铜钱,亦有这种喜悦。我笑爱玲:“有的父亲给子女学费,诉苦说我的钱个个有血的,又或说是血汗。”爱玲听了很无奈,笑道:“我的钱血倒没有,是汗血的钱只使人心里难受,也就不这般可喜了”。还说到张爱玲“每用钱,都有一种理直气壮,是慷慨节俭,皆不夹丝毫夸张”。
张爱玲和她最要好的朋友炎樱话最投机的是都爱钱,每次出去吃东西,要先商定好由谁付钱再去,或各自买自己的一份,还要互相劝对方:“不再加一点么?”炎樱还异想天开地准备把两张崭新的一千元钞票用蝴蝶结扎在头发上,付账的时候也可叫侍者在头上现摘。张爱玲与姑姑、炎樱或后来的苏青,不管是再近的亲戚,再好的朋友,在钱财上照样是分明的。因为她已自食其力,赚了钱,再不像从前那样寄生于父母家中了。她感到钱的重要,从不讳言她喜欢钱。姑姑说她是个“财迷”,常常说她“不知道你从哪来的一身俗骨?”张爱玲总是笑嘻嘻地承认自己是个俗人,甚至怀疑这俗是天生的。原因是,在张爱玲周岁抓周时,她的父母把漆盒盘里放满各种东西让她抓,她竟然一下子抓了个钱。母亲当场就直摇头叹:“他们这一代……”。这段抓周往事她在《童言无忌》中也有提到。
张爱玲的拜金是从小形成的。小时候的一些经历对她的思想产生很大影响。她永远不能忘记她为了支付学校里钢琴教师的费用问父亲要钱的情景,父亲一声不吭地在抽着大烟,她立在烟铺跟前,许久许久得不到回答,只好沉默地离开。她没有零花钱,饭也吃不好,营养不良,越来越瘦。更没有心上钢琴课了,练琴时心不在焉,老弹走调,琴先生非常生气,把琴谱往地一掼,一掌打在她的手背上,把她的手横扫在钢琴盖上,砸得骨节震痛。对于钢琴失去了兴趣,练琴时她躲起来看小说,一上钢琴课就害怕,总是身发抖。终于完全不学了。虽然家里并不缺食缺钱,但她伸手去要,得到的却是冷眼理嘲讽。这使她更加的沉默,对金钱也有了另一番理解。
有时她只好到姑姑那里,姑姑一个人生活,除了收留安慰她外,还能说什么,她也不忍心开口对姑诉说,难以启齿。她心心念念只有一个字:钱!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我所要的东西。她过早的看清楚了人情冷暖,也过早的知道了钱是什么。
她一次到舅舅家与表姐妹聊天,舅母对她说:等翻箱子的时候,一定要把表姐妹们的旧衣服找出来给她穿。爱玲窘红了脸,连忙说:“不!不!真的,舅母,不要!”眼泪就滚下来了。自己从何时起竟沦落成舅舅家的“穷亲戚”,沦落到被人接济的地步?就在这种窘境中,那些琐屑的难堪,让她心里有了钱的影子。她知道只有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才能有尊严不遭人冷眼。
同时在散文中,张爱玲还提到她生平第一次赚钱的事。“那是在中学时代,我画了一幅漫画投到英文的《大美晚报》上,报社给了我五块钱。我立刻去买了一支小号的丹琪唇膏。我母亲怪我不把那张钞票留着做个纪念,可是我不像她那么富于情感。对于我,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我想要的东西。”
这便是张爱玲对金钱的态度了,如此看来,她似乎真的该是“拜金主义者”了。但她似乎又不是完全的拜金。的确,她只是把金钱在在重要的位置。但是她只想靠自己赚钱。而且,对于她来说,钱就是钱,钱只能买物质东西。她把物质和精神分的很开,也就把钱也和精神分开了。
在香港大学连拿两个奖学金后,她便为自己做了几件漂亮的衣服,把自己打扮起来,补偿了以前被后母统治时生活亏欠。她还用英文写自己感兴趣的服装,评自己看过的电影。投给外国人办的刊物,得一笔丰厚的稿酬,自己养活自己,减轻姑姑的负担,两全齐美。她说:“用别人的钱,即使是父母的遗产,也不如用自己赚的钱来得自由自在,良心上非常痛快。”在张爱玲的眼里,这就是她所谓的拜金。她的拜金跟别人跟她的小说《金锁记》里的拜金又不一样。
说到这里就顺便说一下《金锁记》。里面的女主人公曹七巧是个真正的拜金主义者。她的拜金是源于她的人生的悲剧性。她当了残废公子的姨奶奶。在姜家那个的环境里,固然当姨奶奶也未必有好收场,又有个残废的丈夫。她认为命运的不公也造成了她心理变态。在情感诸多不满的情况下。她的黄金欲被刺激得很是高涨。她的一生被贪图富贵的家里人狠毒地葬送了,唯一一次感情也为黄金欲破坏。她成为一个牺牲品。她也看不得自己儿子、女儿的幸福,她破坏儿女的幸福,让儿女为她殉葬。所谓的黄金欲也就是拜金,是曹七巧以及他们那个家庭悲剧的罪魁祸首。这才就拜金。至于说张爱玲拜金的话,她还不够资格了。
张爱玲从不讳言自己是个“财迷”、“拜金”。然而真的拜金她是算不上的。在人生大节譬如婚姻和前途上,钱对于她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决定因素。在生活与前途的面前,母亲让她选择:如果你要早早嫁人的话,那就不必读书,用学费来装扮自己了;如果要继续读书,就没有余钱兼顾到衣装上。结果她毅然的选择了读书。
又譬如说她的两段婚姻。她和胡兰成认识的时候,胡兰成的身份是一个大汉奸,而且还是个有父之夫。按理说跟着他会有什么前途呢?但她还是毅然的和他在一起。而且在后来他们要结婚时,因为两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