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的论语心得说明什么

于丹的论语心得说明什么

马刍杂文2025-04-12 22:42:24
儒学,是我国传统国学。几千年来,他一直处于显学的地位。其原因,是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观念,已经深入到民众心里。老百姓的处世原则,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勇等,完全成了中国人民判断是
儒学,是我国传统国学。几千年来,他一直处于显学的地位。其原因,是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观念,已经深入到民众心里。老百姓的处世原则,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勇等,完全成了中国人民判断是非和处世的价值标准。加上几千年来封建统治者将其改来符合自己利益的需要,就大力提倡,儒学成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主要工具。尤其是清朝建立以来,儒学更是成为奴化人民的工具,孔子被抬到了难以复加的地位。儒学成了封建文人入学做官的敲门砖,这种情况下,其副作用十分明显,儒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了阻碍我国历史前进的一种思想力量。历代以来,许多有识之士,对儒学有所责疑。明代的李贽、清代的黄宗羲、龚自珍等对儒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批判。
五四运动,是我国走向现代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其功绩是不能磨灭的。当时对孔家店的批判,对于走向现代,是十分必要的。当然,鲁迅将一切旧礼教概括为:“吃人”二字,对于开创民主,提倡科学无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应当说,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应将其归于儒学思想本身,而只能归为历代统治者为自我需要对儒学的篡改。所以当时的批判,走向了极端,在批判旧礼教的同时,却将儒学中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也一起否定,这是五四运动的不足之处。不过,鲁迅等老一辈的五四先躯,对孔子学说中的错误,提出的批判,我认为今天仍然是正确的。如当时批判的三纲五常,批判的君权、神权、夫权等对人民的压抑,以及批判的中国人的奴才思想、奴隶性,没有是非等,应当说,都是正确的。尤其是鲁迅先生对于中国人的自欺欺人、自以为是、阿Q精神、不求上进、等等的批判是十分深刻的。几十年过去,这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社会中广泛存在。按理,我们更应该继承鲁迅的批判,将这些危害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进一步彻底批判,便其我们的思想能得一个新的进步。可惜的是,这种批判,没有继承,反而不是在思想上,而是在形式上,使我们走了弯路。
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孔子受了活天冤枉,更进一步从形式式上,对儒家学说进行批判,这就从思想上改变了人们对是非的判断标准。这种结果,当然造成的是国家的无道德化,思想界的一片混乱,当然人们对此持否定的态度。随着新儒学的兴起,儒学在世界各国都有较高的地位,受批判的孔子和儒学,在国内,又重新受到人的重视。人们通过反思,更进一步明白,中国不能抛弃儒学。为此,国学热就兴起来。这种情况下,于丹之流应运而生。她在百家讲坛说《论语心得》,一炮走红,有人称她为新时代的圣母,这实际是对儒学的一个炒作。这种炒作,不是真正对儒学的发展和研究,而是将人们对儒学的认识引向一个岐途。
儒学在几千年形成过程中,在各个方面无形中指导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其中,有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东西,也有一些给中国人的思想带来不良影响的方面。对于儒学,我们不能简单地继承,只能批判地继承。即继承其正确的思想,对今天社会有好的作用的东西,对其不好的方面,我们就应当批评,这才能使人走向正确的轨道上来。因此,我们不能全面的颂扬儒学,也不能完全对其否定,这才是正确的东西。为此,得将儒学全面地、系统地进行研究,而不是支离破碎地让人了解,更不是各取所需,按不同的人对儒学的认识,进行片面的讲解。而应当是,将多年儒学研究中,被人肯定的思想,作为宣传,引导人们走向正确道路。而不是匆忙地、支离破碎地,哗众取宠地,一味地颂扬。一味颂扬,会走到另一极端,就可能不管孔子的思想中正确与不正确的东西,都被人捧为至宝,这就完全失去以儒家思想为现代服务的目的。
于丹论语心得,并不是全面介绍孔子,而是将其某些词句,按她自己的需要和认识,来向广大民众宣讲,这已经使人不能真正知道孔子。这与当年有人以学《毛主席语录》为名,割裂“毛泽东思想”是一样的,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方法。另外,他一味地颂扬孔子,就说明五四运动对孔家店的批判成为不正确,这对于有着无比功绩的五四运动,是一个否定。有人因为她讲了论语,就称她为圣母。有人公开说,谁说于丹不是,就是对孔圣人的否定。孔子曾经说过,他周游列国时如丧家之犬,有人对此根本不知,竟然说还有人敢于骂孔圣人为犬,这岂不闹出笑话么?这是与批林批孔时,有人说孔老二差我二千多元钱一样的笑话。这些人根本对于孔子是干什么的,根本不知,跟着别人说孔子好或不好,是我国思想界一直的毛病。于丹讲论语,将这种绝对的片面性推向了高潮。这些,我认为是不值得提倡的。于丹讲论语中,实际宣传了早年被鲁迅批判过的许多错误思相,我在以下还得继续澄清这些东西。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