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流不在着衣少
《围城》中有一位鲍小姐,被人戏称为真理,原因是有人说过“真理是赤裸裸的”,而这位小姐恰巧生性风流,为人不检点,喜欢奇装异服酷爱裸露身体的衣物以期引人注目,然而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显然不符合绝对真理的标
《围城》中有一位鲍小姐,被人戏称为真理,原因是有人说过“真理是赤裸裸的”,而这位小姐恰巧生性风流,为人不检点,喜欢奇装异服酷爱裸露身体的衣物以期引人注目,然而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显然不符合绝对真理的标准,因此又被修正为“局部的真理。”所谓真理,当为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具有“真、善、美”的本质属性,以“真理”为鲍小姐之流冠名,自有其强烈的讽刺意味。
改革前的中华国民,不分性别长幼统统穿着同一款式单一色调的服装,朴素得简直让人视觉麻木。然而步入八十年代之后,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经历了一系列的引进吸收转化和走出去,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我们的身边增添了许多靓丽多姿的绚丽色彩,人们不禁惊异地发现自己身边五光十色、乱花迷眼,生活原来可以如许美丽!赞叹之余,感慨之情油然而生,难免要抚今追昔,感念万端,遗憾从前竟然不懂得生活……
然而任何事物都不要超出必要的限度,无目的、无息止地任意发展下去,否则势必走向它的反面,常言说“过犹不及”,正是讲的这一道理。现如今,每值风和日丽风和日丽天气晴暖之时,步行在街上,常有香艳佳冶迎面款款而来,其给人的观感不但形貌昳丽,且风情万种妩媚迫人。可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我们发现鲍小姐之流益发地多了起来。眼前的佳丽们的着装诚可谓新潮前卫新奇大胆,衣裙的篇幅有日趋短小之势,凡是可以拿出公诸于众的无不尽收眼底,几乎亮出全部家底儿,令思潮开放的年青人大饱眼福也使众多老人家气得胡须直翘。而鲍小姐之流则对之毫不介意,照例我行我素逍遥于新旧两套意识形态之外。
衣裳之为物也,本是人类进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原为抵御风吹雨淋日晒的东西,后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又派生出包羞遮丑的功效。人靠衣装,佛要金装,衣裳的美悦功能更是人类社会产生之后的更深层次的作用,得体的衣着,自会使人增色添光更加出众,从而让人添加自信。
古人云:“风流不在着衣多,”现在似乎可以修正为“风流不在着衣少,”或说是:风流与否原与着衣多少无关,应以适度为限,真正的风流须是内外统一的健康的和谐之美,至于刻意追求外在的表面化的造作行为,都是多余而徒劳无益的只能适得其反。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