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卖祖宗田,不改祖宗言

宁卖祖宗田,不改祖宗言

贼斗杂文2025-10-25 08:20:22
“宁卖祖宗田,不改祖宗言”吃包子时,儿子问是什么馅儿。我看了才知是雪菜馅儿的。又问,雪菜是什么菜?扯回了我的记忆。小时候在我们老家,我分明记得这种菜当地人都叫它“腊菜”,也就是十冬腊月天才有的意思吧!
“宁卖祖宗田,不改祖宗言”
吃包子时,儿子问是什么馅儿。我看了才知是雪菜馅儿的。又问,雪菜是什么菜?扯回了我的记忆。
小时候在我们老家,我分明记得这种菜当地人都叫它“腊菜”,也就是十冬腊月天才有的意思吧!那时候经济条件差,大多家庭都吃腌制的菜,比如“酱豆儿”和“腊菜”,因为不需要用油去抄,只要从腌菜坛子里拿出来就能吃。既省功夫又省钱儿。不过我家那时好像还过得去,腊菜还能用肥猪肉炒一下,那味道绝对赛过现在的海鲜......是的,这种菜分明就叫做腊菜的。如果说我是乡村里的土娃娃,那么待到十来岁时,父母把我送到几十里外的县城去当“洋学生”时,听到机关干部的老婆们好像也是这么叫做腊菜的。
这个“雪菜”的名儿还是我考上省城的学校才知道的。那是第一次在学校食堂吃饭,作为一个新生,我拿着簇新的搪瓷缸子,只能远远儿的站着,等那些“威风八面,高人一等”的老生在饭菜窗口散尽了,方才怯怯的蹙到窗前。菜基本空了,只有一个窗口外还赫然挂着一面大牌子,上面工整的写着“雪里红:0.5元/份”。我那时确实被这个菜名吸引了,联想起“天山雪莲”来,在心里暗忖:“一定是一种我从没吃过的色泽鲜艳而又纯净的菜吧。想想就已馋涎欲滴了,何况还这么便宜!”我于是毅然打了一份,才知道这“雪里红”其实就是我们家乡的腊菜,在那里俗称“雪菜”的。
许多年过去了,今日儿子问起来,方惊讶的发觉’雪菜”这个名儿何时已全面“颠覆”了本乡本土的“土名儿”——腊菜而流行于此地了。就像一些“土著”青年非得操着满口的外地口音方显流行一样。人说,只有时尚的方能流行!我不明白这发达地区一个普普通通的不起眼的小菜名也算得上“时尚”吗?偏偏能使本地人忘却自己“一脉相承的文化”而要改口了。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看样子“媚外”是人的通病——越看不清楚的东西就越神往吧!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国人信奉“唯‘物’主义”一切向钱看的时候,有谁还能固守“宁卖祖宗田,不改祖宗言”这句话呢!
据说,以前粤闽地区荒凉穷困,满洲皇帝在接见广东地方官时,由于听不懂广东地方话,而恼怒地鄙夷南方话为“鸟语”,自豪的冠以自己北方语言为“官话”。如今眼见南方的“鸟”如巨龙般腾飞崛起,钱袋子膨胀起来了时。北方人羡慕的心服口服而要自觉地以会说“鸟语”为自豪了!好像谁要是会说鸟语,谁就是有钱人一样!
钱财富足的地方,哪怕是一个小菜的名字都是最正确好听的!
最近在国人崇尚好莱坞,看日韩剧,听日韩歌,渐渐淡忘自己本土文化的时候,国内教育开始倡导“国学”。其实就是为了提高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弘扬民族文化!
我觉得人不可一味的“媚外”,亦不可一味的“排外”,固本纳新才是最可取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