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随想
终于考完了。紧绷的神经似乎还没有适应突然而至的松懈,不必再温习生硬干涩的知识要点,头脑里竟跟空了一样,茫茫然怅怅然。出于某种执着,怎奈我年过三十重新踏上漫漫考途。老公说我是考试天才,我苦笑,心里暗想这
终于考完了。紧绷的神经似乎还没有适应突然而至的松懈,不必再温习生硬干涩的知识要点,头脑里竟跟空了一样,茫茫然怅怅然。
出于某种执着,怎奈我年过三十重新踏上漫漫考途。老公说我是考试天才,我苦笑,心里暗想这次考试真的凶多吉少,题出的很偏,多是我没有见过的,见过的倒是答得顺利,但可怜只占一少部分。他安慰我考完了就不要再想,说的容易做起来难,我毕竟努力准备过,怎能一下子释怀。
时间淡化一切,过了三天了,那些题目在脑海里越来越模糊,偶尔想起一两道答错的大题还是会心痛。管它,不想了,大不了明年再考,既然踏入这一行,准确地理解那些专业知识是避免不了的。我的人生很奇怪,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原点,只是心境态度已大为不同,也许很多人的状况跟我相似,但不同的是很少人像我这样决绝,做出这样的选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难的吧。是啊,在这英雄出少年的时代里,三十岁才想起转行是太任性,太冒险,太戏剧,太不靠谱了。如今我的一只脚已经踏上这只船,我已不想再回头了,就算是岸也不回头,我的目标在彼岸。
再回到考试上来,考试纪律比较严格,但这并不阻碍某些老师作弊,我坐第二排,我正前面和左前方的两个老师都在摸小抄,悉悉簌簌的声音很刺耳,监考老师肯定发觉了,除非他们耳聋目盲,但都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绥靖政策,他们不想让他们的同行难堪。可是作为老师,为人师表,教导我们要诚实的老师,居然也打小抄,还是挺令我震撼的。这就像提倡廉洁从政的官员,口口声声反腐啦,倡廉啦,背地里大贪特贪,虽然影响程度不一样,但性质其实是一样的。我和同事讨论过契约精神,就是说要把一件工作自觉当成一种责任,有能力就尽可能把它做好,没能力就宁可少赚钱甚至赔钱不做,也不能作些违背良心的事情。这种设想很好,这种精神很崇高,就因为它太崇高了,跟我们当下的物质生活都脱节了。我们当下的社会,物欲横流,利益至上,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政治都比较低俗,怎么要求有崇高的精神?
我没有作弊,我的作弊精神随大学而来,也随大学而去。在大学不想作弊都难,一些课程比如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了味道的,远不是探讨黑格尔,康德思想的真正哲学课)都是可恶的必修课,可恶就是可以让人恶心,可恶归可恶,但如果过不了你就会很可怜的,学分很多,补考费很贵的。被考试快逼疯了的孩子只知道考试不及格,后果很严重,哪里顾得上公平竞争,道德底线什么的。所以你强调诚实,公平我都认同,我也知道作弊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但这观念并不能够强大到让我承担挂科的风险。毕业后,如同厌倦了大学生活,我也厌倦了考试作弊,一方面因为最后一次作弊行为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给我的教训足够深刻,一方面因为对选择的方向看得比较神圣吧,对考试的态度也比较端正真诚,当然考试中如果别人作弊我也会气愤。2012年研究生考试中英语泄题,考前很多同学都收到了英语答案,这对辛苦备考的同学来说显然不公平,你在为考题忐忑着别人已经胸有成竹,再怎么有自觉性的人这时候都免不了会想自己要是也收到这么一份答案该多好。
在人类建立起高度发达的道德自觉性以前,(到底能不能建立起这种自觉性还未可知)靠呼吁人们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来遵守某种社会秩序无异于隔靴搔痒,特别是通过并不能带给人们信任感的政府之口,因为在关乎生存的本能面前,道德往往很脆弱。
扯得有点远了,如果说一次次考试才是通向未来的一个个台阶,那我得开始准备迈向下一个台阶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呼唤教育中的人性
下一篇:幸福,要靠自己去把握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