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库洛牌

影库洛牌

鲜嫩杂文2025-03-31 19:06:45
库洛牌是我追随《魔卡少女樱》的最大动力。我依然很热衷于将每一张库洛牌视为《魔卡少女樱》的主角小樱的内在人格,就是内在那些被压抑的人格侧面。《魔卡少女樱》的每一话仿佛是小樱的每一个梦,每一个来自她潜意识
库洛牌是我追随《魔卡少女樱》的最大动力。我依然很热衷于将每一张库洛牌视为《魔卡少女樱》的主角小樱的内在人格,就是内在那些被压抑的人格侧面。《魔卡少女樱》的每一话仿佛是小樱的每一个梦,每一个来自她潜意识深处的内心故事。通过解读这些故事,我们就会发现小樱心底潜藏着的许多心理秘密。
影库洛牌是小樱收复的第二张库洛牌。自小樱在地下室发现封藏库洛牌的书并无意发动风库洛牌使其所有库洛牌飞散而去之后,小樱就不得不接受收复库洛牌的使命。地下室通常象征潜意识;因为如果我们在梦里走进地下室的话,那通常代表我们走进了自己的潜意识里。小樱的潜意识里有什么呢?回放《魔卡少女樱》第一话,我们可以看到,小樱的地下室满是书。书可以象征各种资源,它意味着小樱的潜意识里有许多内在资源;而最关键的资源,就是那本封藏库洛牌的书。魔法象征潜力、潜能。小樱开启了封藏库洛牌的书,并无意识地与风库洛牌进行联结。风库洛牌,象征智慧——小樱内在具有直觉力的智慧,也可以象征内在连接。当小樱无意识地与风库洛牌进行联结时,其他库洛牌借此飞散而去,这意味着象征小樱众多内在人格的库洛牌没有与风库洛牌一同与小樱进行联结的意愿。
库洛牌象征的更多是趋向于小樱内在阴暗的部分。不论是你或是我,一定都存在光明面以及阴暗面。光明面就是那些我们愿意与外界分享并展示出来的人格部分,而阴暗面却是那些我们不能接纳的、不喜欢的、想要压抑并埋藏起来的人格部分。飞散而去是库洛牌的意愿,但小樱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少女,她接受了内在智者库洛里多——《魔卡少女樱》的所有角色,都可以视为小樱的内在人格,库洛里多则象征小樱内在具有巫性的智者——的召唤,在封印之兽可鲁贝洛斯的激励下,踏入了收复库洛牌的探险之旅。收复,象征整合。整合是内在人格活动中一种具有疗愈意味的重要心理事件,它代表个体愈趋完整、和谐。
在了解小樱与库洛牌的象征关系后,我们要来着重解读影库洛牌所象征的含义了。从影库洛牌的形象上看,这是死神的形象。它披着黑色的斗篷,我们看不见它的脸,但却有相对明确的身体轮廓,这是死神的典型形象;只不过这个“死神”没有手持镰刀罢了。死神这个意象是死神原型的具体形象——我在下文对死神这个意象的描述,可以同时视为对死神原型的描述,做一个不太准确的比喻,死神原型仿佛灵魂,而死神仿佛躯体。死神原型是死亡本能的其中一个化身,它象征着我们内在终结、结束的力量。从影库洛牌与死神原型的联系上可以看出,影库洛牌象征的是小樱的内在死神,即内在以死亡本能为基础的人格侧面。那么这个以死亡本能为基础的人格侧面是如何呈现与活动的?我想,我们还是要先回溯《魔卡少女樱》第二话的情节内容——小樱收复影库洛牌的故事是在第二话里。
小樱的知己知世将她拍下的小樱发动翔库洛牌在天空遨游的录像播放给小樱看,这让小樱惊讶不已,导致小樱不得不将她收复库洛牌的事与知世分享。当天,影库洛牌暗自行动,在小樱的学校里偷偷收集了许多学生的影子。第二天,小樱则发现学校的课桌椅几乎都被搞得一团糟。在知世的提醒下,小樱和可鲁贝洛斯断定这是库洛牌搞的鬼。于是,他们准备在晚上闯入学校看个究竟。
到了晚上,知世给小樱换上了以红色为主色的具有巫师服或道服味道的服装,然后与小樱及可鲁贝洛斯一同走进学校。这个时候,影库洛牌出现了。它并没有现出真身,只是利用它所吸收到的影子控制学校的塑像、课桌椅,并用这些东西攻击小樱。当影库洛牌想要趁机笼罩小樱时,小樱发动风库洛牌抵抗之,但是抵抗无效,所以小樱只能发动翔库洛牌逃脱。可是,影库洛牌的力量似乎很大,毕竟它收集了几乎全校学生的影子。小樱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对付影库洛牌。
然而,在可鲁贝洛斯的提醒下,知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打开了学校所有的灯,灯照射在影库洛牌收集到的影子上,这些影子立即化为乌有,影库洛牌的真身也显露在小樱的面前。小樱立马冲过去,发动风库洛牌将其捆绑,然后再将影库洛牌顺利封印(收复)。
这就是第二话的大致内容。下面,我将把它当作梦,进行释梦解读。
从故事的前奏上看,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梦的主题是失控——梦者为小樱。知世把她拍下的录像给小樱看,这是一种失控;影库洛牌将学校的课桌椅搞得一团糟,是另一种失控。我相信,前者比较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后者……?要知道,影库洛牌象征的是小樱内在的人格侧面,简单地说,影库洛牌即是小樱本身。因为梦通常会用一种不容易被理解的方式将梦者的心理秘密象征性地呈现出来,既然这是一种心理秘密,那么就意味着梦的“翻译结果”可能不那么容易被梦者的意识接受。影库洛牌对学校课桌椅的破坏行为,可以象征性地看作小樱的一种隐秘的破坏行为。为什么是隐秘的呢?因为在影库洛牌破坏学校课桌椅的时候,小樱并没有在场,或者并没有觉察到。这种具有破坏性的行为是无意识的,它代表破坏者内在对某种事物的抗拒——从情节上看,由于破坏是以捣乱的方式呈现,并非以损坏的方式呈现,所以这种破坏性与内在的抗拒有关,而不是与内在的原始动力有关。是对什么事物的抗拒呢?因为学校课桌椅可以象征各种规律、规则、规范、约束,所以是对各种规律、规则、规范、约束的抗拒。小樱应该是即将步入具有叛逆意味的青少年时期,在这个时候,对规则的抗拒是迈向独立和成长的标志,为何却会勾起小樱内在对死亡的感受呢?一般地,我们通常会不经意地使用譬如“如果……就死定了”、“要死了”、“惨了惨了”、“死了死了,……该怎么办”这些句构,在这些句构被使用的当下,我们内在对死亡的感受可能会被这些句构所指向的具体事件勾起,而这些对死亡的感受通常会以死神的意象呈现。对小樱而言,我想,这可能与小樱受到的教育有关。小樱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她从小可能就被教导做人应该要待人友好、守各种规则,这于是便形成了小樱相对比较强的超我。然而,当抗拒规则的念头和想法浮现在一个强超我的人的意识中时,这个强超我的人可能会压抑这些念头和想法,因为这些念头和想法会让这些人产生恐惧,这种恐惧与对死亡的恐惧类似——这些人的潜意识里似乎总有这么一句“背景音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