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城古韵
假日里在家整理书橱,信手拿起张中主编的《江南读本》翻阅,从十七世纪传教士笔下的江南到如今行进中的江南,江南的印象与记忆、江南的城市与人、江南的风物尽囊括其中,一篇篇、一段段、一句句,让我这个土生土长在
假日里在家整理书橱,信手拿起张中主编的《江南读本》翻阅,从十七世纪传教士笔下的江南到如今行进中的江南,江南的印象与记忆、江南的城市与人、江南的风物尽囊括其中,一篇篇、一段段、一句句,让我这个土生土长在江南的女子,也不由得随之感慨不已。江南自古以来就是景美物丰、人杰地灵的代名词,作为江南一隅的禾城,更是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我想,在世人的眼里,“江南”已不局限于地域的划分,而是一种概念与文化的象征。《江南读本》中虽无一篇是专门写禾城的名胜古迹和人物风情的,但又随处可以看到禾城的影子、嗅到禾城的气息。且不说禾城明清及现代的人才之盛(十三状元和三十九院士),也不说南湖画舫和子城古迹,单是乾隆六下江南八次到南湖、范蠡与西施、苏东坡三塔煮茶等民间故事,就会令这座城市散发出无限的魅力。说起历史,就让我自然而然想到有幸置身其中的月河老街来。初秋的早晨,走过一座小小石拱桥,鞋跟有节奏地敲击着青石板路面,穿行在粉墙黛瓦、砖木相间的明清民居中,仿佛恍然间进入了时光隧道。小巷口已是一幅江南水乡熟悉的画面,晨练的几位老人打着太极拳;爱好戏曲的倚在临河的木栏杆上,一招一式怡然自得;河水静静地,水面上不时有向四周荡开的涟漪,那定是小鱼在觅食;鸟儿们或是在屋顶,或是在树枝上欢叫着,梳理着羽毛;只有那在晨风里飘着的各国五彩缤纷的旗子诉说着昨夜里已散尽的热闹。珊凤书场那紧闭着的黑漆大门上张贴着大红的近日里演出的曲目单,却关不住我的遐想。苏州评弹的吴侬软语是我童年时的一份记忆,每每午后就跟着爷爷去梅里书场听弹词开篇,也许是那时年纪太小,只记得台上的说书先生穿着光鲜,一人怀抱琵琶,一人拉着三弦,清脆的弦音和着标准的苏州方言,正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写到的那样“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总让台下的观众们如痴如醉。
正沉浸在回忆中,发现天色竟暗了下来,雨滴也跟着飘落,我赶紧转入通往办公室的小巷,门外墙角有棵高大的芭蕉,那宽大、碧绿的叶子映着灰白的墙体,透着无限的生机,前些天因大风刮歪了的杆子不知被我们哪位员工找来木棍支撑着绑直了,正演绎着雨打芭蕉的经典。伫立在办公桌边的窗前,透过窗棂,小河的对岸就是我们在筹备的月河客栈,也是灰白的墙,黛色的瓦,玲珑的花窗,高耸的马头墙与飞檐,无不透着江南水乡的古建筑特征,与河这边保存和修复完好的老街区浑然一体,连片的的建筑错落有致,院落和天井点缀其间,没有琉璃瓦的富贵、也没有太多的雕梁画栋,可爱的是更多了些简洁和朴素,在这风雨中更非笔墨可以形容,雨滴溅在屋顶上,顿时,这一片建筑都被笼罩在白茫茫的雨雾中,让人从心里感叹一种时间的无奈和历史的厚重。恰逢此时两位陌生人进来躲雨,谈话间得知是建筑方面的学者,此次特意从北方赶来采风,想趁早晨人稀之时静静欣赏这古建筑,不料被这一场秋雨给留住了,待到雨歇离开时,我从他们的话语中分明感受到了一种羡慕,同时也被他们对老建筑的深深情结所感染。是呀,我们的祖辈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财富,而在这世代的传承中有多少已毁于一旦,在创造新事物、开发新世界的同时,我们的国粹、我们民族的精华又有多少是能完好保存下来呢?保护文物和传承精神都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职责和觉悟,因为历史的东西是无法复制的!我想,月河老街的保存和修复正是人们心里所追寻的一种怀念的情怀和向往的太平盛景,她不是乌镇,没有过于浓郁的商业气息和喧闹的一茬又一茬的旅游团队;她不是周庄,任绝美的事物沦落为赏玩的对象;她不是南浔,散落在车水马龙间。这里更多的是市民的休闲和外人的寻觅之地,走在老街,各式特色店里的师傅就像你熟悉的老邻居;小巷的深处总有一抹绿色等着你,或是一堆细竹、亦或是三两棵茶花,让你想起儿时的天井;你甚至可以听到有声音说他家原先就住在这街区的某个巷子,念念不忘的是对根的情义。
禾城八景,不知生在禾城的年轻一代是否像数西湖十景般地如数家珍?是否还关心着那一座座碑亭、一个个牌坊、一处处古迹?是否会明白那墙根或是脚下的一块石碑后面都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前段时间从报纸上得知,政府正在搬迁三塔苗圃,准备重建岳王祠,心里一阵欣喜。京杭古运河的申遗、恢复沿河的一些景观也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这些措施虽然也免不了是跟着形式走,但对禾城来说,三塔的重建、北丽桥的翻建、落帆亭的修整、状元及第牌坊的落成等等,不仅仅是景点的建设,更多的是这个城市历史积淀的体现。或许是我太过于怀旧,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景物尤为偏爱,便将家置在三塔公园旁,面大运河而居,还为书房取名为“茶禅阁”,在品茶、悟禅之时,可以讲述“茶禅夕照”的传说。
“认识你脚下的土地,认识你存在的根和生命的源头,为自己,也为我们的孩子,奠定一生成长的坚实而丰厚的精神底子……”。江南的情趣、禾城的味道,无不弥散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迈步向前的步伐中,在城市的喧嚣里,不妨也抽身一刻,浸漾在这历史留给我们的从容自在里,感受生活的温和柔美,去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