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为我的人生添彩
从立秋那天开始,气温逐惭下降,轻柔柔的风吹到身上,倍感舒适,人的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我忙完手头的工作,点开《烟雨红尘》小说网站,开始欣赏精华文章。电脑右下角闪烁的图标告诉我,好友来了,我打开一看:诚:
从立秋那天开始,气温逐惭下降,轻柔柔的风吹到身上,倍感舒适,人的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我忙完手头的工作,点开《烟雨红尘》小说网站,开始欣赏精华文章。电脑右下角闪烁的图标告诉我,好友来了,我打开一看:诚:相公好!(一个深深的拥抱)
叶:娘子好啊!(一朵红玫瑰)
诚:你好久没来岳阳玩了
叶:是啊!你在忙什么呢
诚:我呀,天天听戏,看戏呀!
叶:你已经入戏了吧
诚:林老师又要过来教戏了,你能来吗?
叶:是真的?好久过来?
诚:九月中旬。你是我们社里的帅相公,你可要来呀!九月份下旬,株洲剧社还要邀请我们剧社去演出呢。
叶:那太好了,我到时一定抽时间过来。
……
诚是我们芙蓉越剧社的当家花旦,她长得眉清目秀,中等个儿,细细的腰身,咋一看就是个花旦坯子,加上她从小就喜欢戏剧,小时候她经常穿着大人的衣服,用那长长的袖子当水袖,把父母的床当舞台,学着小姐的模样,走着细细的步子。她说那时就有当演员的梦想,因为父母的反对,这个梦想也就不攻自破了。当她听说岳阳有个芙蓉越剧社后,兴奋得不得了,就好像当年的小青年找到了救星共产党似的。我们社里只有她学习最认真,每逢搞活动、排节目只有她最积极,怪不得林老师都说她是个优秀学员。
听诚说林老师要来教戏了,我哪里还能看得进文章,脑子里尽是林老师还有我们学戏的情景,还有那“过一山,又一山,他说是家有牡丹等我攀……”袅袅越音,绝妙的雅曲,如痴如醉。
林老师名叫林婷婷,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老师的爱徒,国家二级演员。她47年出生江苏无锡,59年考入武汉市越剧团,她先后主演了《苏小妹》、《三看御妹》、《沉香扇》、《盗仙草》、《毛子佩闯官》、《追鱼》、《江姐》等。1981年获武汉市中青年汇演演员一等奖,在1982年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戏曲片《莫愁女》中主演莫愁。现在已经六十多岁的她仍然保持艺人特有的气质,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个和蔼可亲、待人诚恳、幽默风趣的一位老师,自从我们剧社请她来当指导老师,只要我们需要,她总是抽出时间,从武汉赶往岳阳,帮我们排戏,有时为了我们演出,她还要帮我们带一些服装道具化装品什么的,从没听她有半句怨言。有林老师给我们作指导,我们戏迷们学戏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了。戏迷们都来自湖南的各个地方,只要一听说林老师来教戏,不管是株洲还是长沙的、韶山的,也不管工作有多忙,总要抽出点时间来学戏。有时戏迷们还三五几个结伴去武汉找林老师学戏呢。
我其实是很喜欢旦角的,记得小时候看过戏剧电影《红楼梦》,我就特喜欢那“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林妹妹的身影就刻在我的脑海,她那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无不让人产生一种怜爱。没办法呀,再喜欢花旦,就我这大脸块,水桶腰,也就只能演个小生了。所以,林老师教我花旦动作,我也只能眼吧吧看着,在还没有定位之前就不能学乱了,不然,做小生的动作就没有一点阳刚之气,这是听林老师讲的,我也就定下心来学小生了。
前年5月份林老师被剧社请来教戏,要求我们各自报两个剧目,剧社再安排好学习的课程时间,我也报了两个《爱歌》和《回十八》。以前,跟林老师学习过一次身段,不过那一次是老师在前面教,我们一大群戏迷跟在后面学,像这样单个教学而且还是折子戏,我真的还是第一次。再说,那一次由于我工作较忙,没学到什么。心想这一次,我一定要认真学习,要是能学好两个折子戏,能上台表演了那该多好啊!剧社正好安排我在星期六、星期天两天。第一天《回十八》,第二天《爱歌》。同我一起学《回十八》的还有我妹还有一个株洲的戏迷潇。妹妹是我们剧社的会长也是芙蓉越剧社的创始人,她从小就酷爱越剧,她才是真正的越剧迷,关于越剧的书籍,碟片,就买了一大书柜,她钻进去学习,对越剧的流派唱腔了解得一清二楚,还去过武汉,上海拜师学艺,学唱腔学身段.她几次到上海,武汉,北京参加越剧票友大赛。我也就是在她的鼓励、说服下才进剧社的。潇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个子高挑,是我们剧社的美相公也是株洲爱越剧社的台柱子,她可说是才貌双全,去她的空间里准能看到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她说话风趣,性格乐观,有她在场真是快乐之极。星期六那天早上,我们三人如约都来到了排练场所,市文化宫四楼大厅,一个戏迷联系的地方,真是排练的好场所啊,宽敞而明亮,墙上还有一块好大的镜子。我们热情的打着招呼,等待着林老师的到来,林老师已经来了好几天,安排在离文化宫不远的宾馆里住。“啊,林老师!您好,您好!”林老师来了,还是瀟反应快,一下子就冲到林老师跟前,林老师也微笑着跟我们打招呼,她带着一副墨镜,烫着一头短发,穿着一件黑色印一朵大红花的加大短袖衣服,配一条玫红色马裤十分得体,真是明星风范。
林老师是个十分敬业的人,自退休之日起,她就一直在武汉市老年大学越剧班从事作越剧的教学工作,为了越剧艺术的发展和壮大,她兢兢业业,一干就是十几年。听说我们湖南有一群年轻的戏迷要学戏,她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林老师进来才几分钟,就忙开了,她拿一把扇子,要我们也每人拿一把,让我们分开站好,开始讲起课来,她说“《回十八》是梁山伯去祝英台家的路上的一段表演,所以我们在表演时他一路上的心里活动,那总愉悦的心情要体现出来”边讲边示范,一个很长的过门,她边舞着扇子,踏着欢快的脚步,绕着房子转了一大圈,来到中间停下来亮相,声情并茂的唱“一边走,一边喜,同窗竟会成连理;一边走,一边想,我与她同桌共读情义长…”我们三个也跟着演了起来,林老师边示范,边一个个纠正我们的动作,等我们一句句都能接受了,又接着来下一句。她耐心、细致,非常吃得苦,一个多小时下来,我们三个都感觉好累了,要她休息一下,她坚决不肯,喝了一口水又继续,还一个劲的夸我们接受能力强,上午一定要学到“过池塘,见了鹅,英台说山伯就是呆头鹅啊”,有林老师的鼓励,我们学得很起劲,一上午下来我们累得腰酸背痛,可林老师还乐呵呵的,我们问她累不累,她说“不累,习惯了”。真的不累吗?其实我们知道,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撑着您,为了您喜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七月的小雨
下一篇:一个女兵的珍宝岛战地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