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纸斜行闲作草
古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既然和白沙一样力不从心的做不到出淤泥而不染,那是不是可以选择做一棵匍匐在地上不依靠麻而生长的蓬草?很久以前就听别人说:“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如果
古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既然和白沙一样力不从心的做不到出淤泥而不染,那是不是可以选择做一棵匍匐在地上不依靠麻而生长的蓬草?很久以前就听别人说:“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如果改变不了,那就去适应吧。如果做不到适应,那就只好回避吧。如果连回避也做不到,那就只有放弃吧!”我不知道他所谓的放弃是具体指的什么?是无奈的妥协?还是麻木的逃避?
对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我仍然是不知所措。以前看到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事,那与生俱来的臭脾气会小小的肆虐一会,行动上也会有所表示,但都会被身边年长的人给苦口婆心的劝平静下来,慢慢的“这就是社会,你改变不了,只能学着适应。”成了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我也一直认为可能自己阅历还不够,年轻气盛,对那些所谓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还没有深刻的体会,以后会像他们一样被社会磨去所有的棱角,然后如鱼得水的在社会上圆滑的生活。渐渐的我发现我错了,而且错的那么离谱、那么可笑!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学着适应,学着习惯,到后来才发现那麻木自己根本就学不来,看到那些处于劣势的“弱者”,那该死的恻隐之心还是会泛滥,尽管对事情的前因后果不太了解,尽管有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在现在这个不太健康的社会,有些摆不上台面的事是很正常的,就像今天,和往常一样去老妈车间那蹭饭,看到一个四五十岁的人不知道从哪捡得一些电线,正在用水枪清洗上面的脏东西,然后像捡到什么价值不菲的宝贝一样憨笑着把它小心翼翼的放到了旁边,吃过饭之后,车间管事的直奔那把洗的干净的电线给带走了,显然有人说什么了,那人回来干了一会活,发现电线不见了,满世界的问,但别人都说没看见,他就一个角落一个角落的找,那询问别人时祈求的眼神、那翻找时黝黑布满皱纹的脸上的焦急、担心的表情,那每一个动作,都被我看得清清楚楚,我转过头忿忿的向老妈抱怨,老妈说:“现在都这样,你上学都上傻了!”我的鼻子矫情的酸了一下,苦笑着对老妈说了一句“多么痛的领悟!”然后就离开了那令人恶心的现场,只是那个人好像还在到处找着……
呵呵,我现在好像变了好多,最无奈的就是学会了逃避,以前是,现在更是!尽管当时想跑过去把一切都告诉他,但最终还是没去,当对这一切都看不惯,却又无能为力时,又一次懦弱的选择了逃避!换个角度想,逃避有时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让我们在无力改变的情况下,不去接受那些我们不想接受的东西,让自己仍固执的保留着那被有些人说成“幼稚”的“童真”。有人说:“上天从来都是喜欢顺从的人,但记住的永远都是那些反抗的人!”我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注定做不成能让上天记住的人,但我也不喜欢逆来顺受,做不到被社会强迫着接受那些让我反感、恶心的东西。
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愿意做一棵生长在麻类植物中却不攀麻而生的蓬草,尽管会缺少阳光、雨露;尽管会被其它攀麻而生的同伴嘲笑着说不思进取;尽管不能像它们那样活出一世繁华,但在低卑处却不用每天想着要怎样才能比周围的同伴获得更多的阳光、水分;不用每天都和同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用每天都追逐着天空中那不切实际的浮云幻影;在低卑处可以有自己的恬淡、闲适;可以有自己的从容、优雅;可以有自己的怡然自乐;更重要的是,更能贴近自己的根,更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应该追求的是什么!
【我们长大之后连哭泣都变得小心翼翼,我们到底是变得更加坚强还是更加懦弱?】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