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全国劳模王吉魁

解放初期全国劳模王吉魁

遮防散文2025-10-26 10:36:39
王吉魁,黑龙江齐齐哈尔昂昂溪人,是解放初期中长铁路员工。他出身贫苦家庭,16岁就在日伪铁路当工人。经过自己刻苦努力,由技手(擦车工)、司炉、副司机,一直熬到火车司机,受尽日本鬼子的打骂凌辱,至今头上还
王吉魁,黑龙江齐齐哈尔昂昂溪人,是解放初期中长铁路员工。他出身贫苦家庭,16岁就在日伪铁路当工人。经过自己刻苦努力,由技手(擦车工)、司炉、副司机,一直熬到火车司机,受尽日本鬼子的打骂凌辱,至今头上还留有痛苦的伤疤。解放后开上人民自己的火车头,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上司机长。他包乘的1195号机车组,“铁牛”运动打先锋,发起“满超五”立新功。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荣立集体特等功2次,大功1次,记功2次;个人立大功6次,记功2次。1950年9月被选为东北铁路劳动模范代表,出席全国工农兵英模大会,见到毛泽东主席,并与朱德总司令合影留念,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解放初期,王吉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为恢复国民经济做贡献。日伪遗留的蒸汽机车破烂不堪,缺东少西;煤炭、油脂短缺。他带领伙计用旧枕木、黄豆代替原煤,用豆油掺石灰粉做成润滑油,艰苦奋斗,支援前线,救济灾民,出色完成鹤岗运煤、满洲里拉粮等特运任务。在“铁牛”运动中,创造安全行车40万公里新记录,获得东北铁路指挥部和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机车竞赛冠军。1950年4月在“联合劳动组”竞赛中超额完成“A种牵引定数(1630吨),一分不晚”的计划,并三次打破A钟牵引定数:第一次昂博间牵引1654吨,旅行时间提前2点01分;第二次牵引超过标准124吨,提早1点30分;第三次又超过牵引定数80吨,提早1点08分。在铁道部“新行车法”实施后,他们机车组不断突破牵引定数,多次受到奖励和表彰。
1950年5月,中苏共管的中国长春铁路管理局成立,苏联专家、指导司机马利基亚诺夫高速行车的先进经验在昂机传开,要求每台上线机车一趟跑500公里。有人不理解:“别说人是肉长的,就是钢铁机车也架不住。”王吉魁不听邪,首先响应打头炮,带头发起“满载超轴500公里”运动,全组人员分秒必争,休人不休车;别人不愿跑的交路,他们主动跑;别人不愿干的活,他们抢着干,超劳不叫苦,勇当排头兵。为了让机车不出毛病,王吉魁把“招”想绝了。机车跑得快,颠簸震动大,锅炉火箱中的耐火砖容易脱落,影响燃烧,降低蒸汽升腾。他带领伙计利用机车洗罐,到苇塘里挖粘泥,糊在耐火砖上,经过高温加热,耐火砖与粘泥烧结为一体,跑起来一块也不掉。为了实现“循环运输交路”,他们在途中加强联系,利用站停时间做小修活、给油、更换大轴干油模型。在王吉魁的感染下,检修工匠带着器材、工具,不等机车入库,就跑到车站修车;燃料整备的老工人背着沙子、抗着清灰工具也到车站整备机车;逢遇紧急折返,上煤就用大铁锹甩、麻袋扛、大筐背,实现机车快速折返“一条龙”。是年5月上旬,1195号机车三个机班“日车公里”平均达到500公里。5月12日中长铁路管理局局长格鲁尼切夫向各分局发布命令:“将昂机职工发起的爱国行动——‘500公里运动’推广到全局各个机务段及其他行车部门。”从而全路掀起500公里运动的竞赛高潮。
是年6月11日,1195号机车创出722.3日车公里的全局最高记录,王吉魁成为一面竞赛的旗帜。1951年6月26日昂机1008号青年机车组创出日车公里1113.4的全国最高记录,把竞赛推向高潮。“满载超轴五百公里”运动的兴起,推动了建国初期铁路运输安全、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有利地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王吉魁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抗美援朝期间,昂机第一台开过鸭绿江的火车头就是王吉魁包乘的英雄机车1195号。王吉魁入朝参战以来,带头执行命令,多次冒着枪林弹雨抢救战士;冒险行车,防止事故,立下赫赫战功。有一次,他们接到调度命令,立即到区间抢救一列被敌机打着火的车辆。在敌机地空扫射、炸弹爆炸、弹片横飞的危险时刻,抢救机车一台,弹药车三辆,圆满完成救援任务。王吉魁在机车组提出“打不跨,炸不断,钢铁运输线”和“多抢运几趟列车,就等于多消灭几个美国鬼子”的口号,并以机动灵活、英勇顽强、不避危险、不怕牺牲精神来对待每一次战斗任务。1951年1月他们在定州至宣川间刷新牵引辆数,由24辆增加到32辆,获军管总局记功奖励;还用卓越的操纵技术,在阳德至天乙间的大上坡道取消补机,开创朝鲜运输史的新纪元。还有一次,他们拉一列伤员回国,由新义州出发,行至古邑山洞待避时,忽然听到迎面洞外有列车驶来的声音,王吉魁立即跑到洞外,打了两枪。前方机车听到枪声,将列车紧急停下,只距洞内列车不到20余米远,防止一起伤员列车与弹药列车相撞的正面冲突事故,救了上千名伤员的生命,保住了弹药车的安全。1953年10月王吉魁获朝鲜首相三级国旗勋章一枚。
王吉魁现已耄耋之年,但仍精神矍铄,享受离休干部和全国劳模待遇,过着美好、健康、愉快的晚年生活。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