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闭门读新书

雪夜闭门读新书

边职散文2025-03-17 16:51:51
今天是周末,又是孩子的生日。上午给孩子发短信祝贺生日快乐,孩子回信息说:“你一定要好好慰劳一下妈妈,我的生日也曾经是妈妈的受难日。”孩子很懂事,建议也不错。原本要回家陪妻子的,可下班前,妻子来电话说,
今天是周末,又是孩子的生日。上午给孩子发短信祝贺生日快乐,孩子回信息说:“你一定要好好慰劳一下妈妈,我的生日也曾经是妈妈的受难日。”孩子很懂事,建议也不错。原本要回家陪妻子的,可下班前,妻子来电话说,晚上有应酬,不回家吃饭。因此,只好作罢。
这几天天气特别寒冷,前两天下的鹅毛大雪还没有化尽。今天,天空里又飘起了丝丝冷雨。我想,这时节到哪去都难以找到温暖。于是,便一头钻进了一家民营书店。按往常习惯,孩子过生日,能遇到合适的新书,总要给她买上一本。尽管曾经跟孩子说过,我的所有藏书都将留给她了,但每次给孩子送书,我都要慎重其事地在书的扉页写上购书日期和孩子名字,包括祝愿的话语,以表达自己的良好愿望和一片心意。今天,孩子已经去外地读大学,没在身边,但我还是给她买下了三本新书,一本是李开复先生的《一网情深——与学生的网上对话》,一本是西北师大教授徐兆寿先生的《爱是需要学习的——情爱文化五十讲》,还有一本是《门里门外谈诗词——古诗词读写14法则》,希望孩子在假期回家时能看看。当然,她感不感兴趣,就只能由她自己定了。她即使不看,也无关紧要。我心意到了,相信她是能够理解的!
在书店里盘桓了半天,也给自己买了两本新书,一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著的《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听说这本书已经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在意,今天,省城一同学来电话再次提起,并告诉我,大家对这本书反响热烈,肯定较多。为了与时俱进,我打算把此书作为今年必须通读的第二本专著。另一本是林达先生的《扫起落叶好过冬》。看书上的分类是“法制史-世界-通俗读物”。为什么这样分类,我也弄不明白。粗略地翻了翻,觉得应该是一本散文和随笔集。我最喜欢读这类思想深刻,言之有物,并且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随笔。加之书名吸引人,所以,没加思索,就将它买下了。虽说现在已经到了隆冬,落叶早已被秋风扫尽,但我想,看看林先生的随笔,应该为时不晚并且收获颇多,一定不会虚度这寒冷的漫漫冬夜!
出了书店,店外依然下着冷雨,似乎比先前更大了,等的士近二十分钟,总是客满。只好再次走进书店旁边的“永和豆浆店”,买了份“霉干菜扣肉饭”,先对付了晚餐。尽管晚上决定看看西方学者的专著和随谈西方故事与理念的新书,但填饱肚子却依然喜欢吃中国饭菜!“中体西用”哦!
吃罢饭,抱着一摞新书回到家里已经过了新闻联播的时间。想起古人“雪夜闭门读禁书”为“赏心乐事”,便索性不开电视,关起门来,读起了今日刚买到的新书。
说起禁书,无论中外,无非两种,一为妄议政治时事者;一为大谈风月诲淫者。现代社会这两类书被禁者已大为减少,大抵统治者已对政权的兴亡有了清醒明智的认识,知道它的命运全不在书本,而在于它是否顺乎民意和国富民安。至于黄色书刊那就更是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了。今天为自己买的两本书,要是放在古代,或许也在禁读之列。所以,晚上读来,也大有古人的快乐和惬意。
先说《世界是平的》。读其《序言》和《译后记》,知其大抵是说当今世界因为开放源代码、外包、离岸生产、供应链和搜索技术等10大铲平世界的动力因素影响,正在从一个球体变得平坦。而其结局是“竞争的平台已经被推平”,在一个平坦的世界中,弱小的大卫可以胜过巨人。个人和小公司不但能够参与全球合作,也能参与全球竞争,成为世界主角。这也是在用事实说明当今世界没有至高之主和全能权威。尽管作者的观点未免乐观和天真,但作者传达给我们的理念——中国企业只有创新,才能超越其在世界格局中的“制造者”角色,向着更高、更多元的价值链上提升,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创新者”,并进而在日益变平的世界中成长为领导者——却给我们启示和激励,并引发我们积极思考与深入探寻。作者生动丰富地描述的世界变化和各方进步也令我们激动和欢欣鼓舞。读他书后《致谢》中排列的一串串人名,我感到他的谦逊、平和、敦厚和重情重义,更令我感动和肃然起敬!看来,此书值得深读。
再说《扫起落叶好过冬》。翻看书的前后,既没有前言,也没有后记。这便违了我读书先读前言后记的习惯。也好,不带先入为主的观点,一头扎进书里,或许更能寻着自己想寻的富矿。林达先生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的作者,这本书依然大多讲述美国的故事。全书分为五辑。第一辑是美国的历史故事;第二辑是有关法制国家立法法则的故事;第三辑是就一些具体案例来讲述有关司法过程的故事;第四辑主要通过修道院、苦修院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诉说“不宽容”的恶果;第五辑是作者关于读书和见闻的随想。翻开书,我便直奔第五辑。这也许是自己读书没有章法或不想按部就班、率性而为的原因。
第五辑的第一篇文章是《〈公民读本〉第一课》。介绍美国学校教材《公民读本》的主要内容。据介绍,美国《公民读本》第一课,谈的就是“你”。主要谈如何做好你自己。在《读本》开篇的第一段话中,课本就告诉孩子:国家“建立在这样的一个理念之上,就是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它的政府制度、经济体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这样一个理念之上。”你作为一个人,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个制度下,你必须能“自由买卖和拥有,你自己决定做什么”。而政府只是为你服务的机构:“当政府是你的仆人,你是自由的;当政府成为你的主人,你就像奴隶那样,不再重要了。”这些理念对“官本位”的中国是迫切需要的养料。目前,导致很多问题和矛盾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喜欢“为民做主”的政府官员乱作为而激发,另一方面,也是好些民众希望有个“大人”为自己做主,什么事情都要找政府而引起。课本还对这些孩子,未来的丈夫和妻子、父亲和母亲们说:做个好的家庭成员,是做个好公民的基础。重视“家庭价值”是一个好公民的基本条件。在关心国家、社会、他人之前,先要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家人。这恐怕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人是最重要的,人的幸福是最重要的。
在《读〈我们仨〉》一文中,林达先生说:“现在的人们甚至抱怨我们的老一代知识分子几十年来不抗争。而我却从中体验到生活中的另一种坚持:坚持亲情的可贵和珍重,坚持自己能够围护的那一小方土地上的正常和快乐,维护和保留文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