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漫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竹龙杂文2025-04-29 09:44:51
有一个经久不衰的故事,说的是数百年前,有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一班聪明的臣子,要他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录》,以便留给子孙。这些聪明的臣子用了很长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十二卷的巨作。老国王看了之后说:“它
有一个经久不衰的故事,说的是数百年前,有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一班聪明的臣子,要他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录》,以便留给子孙。
这些聪明的臣子用了很长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十二卷的巨作。老国王看了之后说:“它太厚了,把它压缩一下吧!”
这些聪明的臣子几经删减之后,完成了一卷书。然而老国王还认为太长,又命令他们继续压缩。
这些聪明的臣子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浓缩为一页,浓缩为一段,最后则浓缩为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千锤百炼的话指出,即使是满足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需要自己去做。有耕耘才有收获,天上不会掉馅饼,他人的施舍是需要回报的。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受人之恩,必当回报。
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个德国侦察兵奉命到敌人阵地捕捉一个士兵。他穿过两军阵地,在敌军战壕里捉到一个士兵。这个吓破了胆的士兵,当时只剩下一块面包,这时他分了半块面包给德国侦察兵。德国侦察兵被他的举动深深感动了,于是不忍心将他抓走。他知道上司会大发雷霆,但还是转身离开战壕,穿过无人区,两手空空地回到阵地。
德国侦察兵冒着枪林弹雨爬到敌人的战壕里,不是为了找吃的,可是束手就擒的敌兵只不过分给他半块面包,他就决定放人一马。这个故事充分说明,受人之恩,必当回报,亦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哪怕是半块面包。
三国时代的关羽,在徐州之战中被俘,曹操仰慕关羽,欲为我用,待为上宾:封官许愿;上马提金,下马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须知曹操的“午餐”不是免费的,后来曹操战败,在华阴道上,关羽不顾国家利益,丧失原则,“义”释曹操,以及大的代价还曹操的人情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会用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商家先让你尝到甜头,再推销商品。比如小贩高叫:“先尝后买”,可是你尝了,往往不好意思不买,哪怕这种商品你暂时不怎么需要,你还是买一点。这叫“投之以李,报之以桃”。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还,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受惠者就会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我村有个地主,平时和蔼可亲,绝不打骂长工,如遇灾荒,他还给长工家里送米送面。长工得到人家的好处,都为他拼命干活,即使在斗争地主的大会上,有的长工冒着极大风险为他评功摆好。
据说圭亚那的邪教教主琼斯,他就惯于用这种手段控制他的教徒,一旦教徒有困难,他就会施舍资助,使你感到无论如何去做也报答不了他的恩情。有一次黛安·路易生病,她就没有接受琼斯给她的特殊食物,因为她知道,只要接受了这些食物,琼斯就可以支配她。果然,1978年,琼斯号召教徒集体自杀,大部分人顺从地喝下一种有毒的饮料死去,但是黛安·路易认为自己不欠他任何东西,所以拒绝了琼斯的命令,逃出营地。正因为黛安·路易没有接受琼斯“免费的午餐”,才挽回了自己的生命。
“天上不会掉馅饼”,有时看似免费的午餐,如果你吃了,很有可能让你付出沉重的代价。我村有个王小五,有一天,天刚蒙蒙亮他去县城买地膜,他独自一人来到大街上,看见路边有一麻袋粮食。他喜出望外,以为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要白不要,于是他把这袋粮食背后家中。过了两天,镇派出所破获一起盗窃案,案犯嫌疑人交待说,他们盗窃的12麻袋玉米分别藏在附近的几个村庄。派出所民警到附近村庄搜查赃物,在村干部的协助下,民警在王老五家发现一袋玉米,这袋玉米正是盗窃犯偷盗的玉米。王老五说:“这我是从大街上捡来的。”因他找不到见证人,派出所以窝赃罪对王老五罚款1千元,王老五大喊冤枉。可是,这能怨谁呢!只能怨他自己想吃免费午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