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德报怨是道德教化的超高境界
2008年4月19日《潍坊晚报》载:潍坊市临朐县辛寨镇大张龙村82岁的老人高新发,系抗美援朝老战士,在村口骑三轮车时被撞,导致四根肋骨骨折,卧病在床休息了三个多月,但当他获知肇事者家庭情况非常困难时,
2008年4月19日《潍坊晚报》载:潍坊市临朐县辛寨镇大张龙村82岁的老人高新发,系抗美援朝老战士,在村口骑三轮车时被撞,导致四根肋骨骨折,卧病在床休息了三个多月,但当他获知肇事者家庭情况非常困难时,主动要求自己承担了九千多元的医药费,这让肇事者感动不已。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这是继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抢劫身中数刀反救疑犯之后的又一例“以德报怨”的真人真事。
高新发参加过抗美援朝,明事理,乐助人,被撞后卧床三月,承受了不少肉体痛苦。但当从孩子的口中知道肇事者家庭非常困难时,轻描淡写地说:“算了吧,咱不图人家的钱,让他以后小心开车就是”。这是何等高尚的人生境界。
想想乔安山一类的冤案,被撞的人明明知道不是乔安山撞的,却因肇事司机逃逸治疗费用无处报销,便诬赖是送自己到医院的好心人乔安山撞的,虽然后来被撞者也被感化了。但类似的事情没有感化过来的仍有存在,做人的境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或者如果说老人的品行是天上的天使,有些人的行为就是地狱中的魔鬼。在诬赖者他们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下,人们在公共汽车上见了小偷装作没看见,行车途中见了伤员被拦截都不停住。人心都是向善的,但这时候的人的爱心被冰封了,被冷漠在爱心与外界之间筑起了墙壁,并且这种冷漠在习惯化大众化,这是可怕的。这种冰封的爱心急需消融,急需道德教化来唤起,来消解,来回归,更需要“以德报怨”这剂猛药来疗救。
高新发老人、李建华老师就是这样的唤起人、疗救人。
这种行为,虽然会暂时为社会上众多的人争论不解,但这种宽容精神难能可贵,它太强了,这是一种超高境界,有着触及灵魂瓦解痼疾的神奇力量。法制社会,需要尊重法的尊严,需要严刑峻法,同样呼唤这种高境界的道德感化力量,同时需要社会的一种宽容来支撑。法制的冷峻、道德感化的温情是两条腿,要走好和谐之路,两者不可偏废。
老托尔斯泰老早在呼唤道德感化,被人以“托尔斯泰主义”名之。他的小说《复活》通过描写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和心理历程,引导着读者进行道德的自我完善,实现道德的良知回归和“复活”。让人们知道“以善抑恶”有时候有着意想不到的强大作用,有时候能取得让道德的魔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神奇效果。
高新发是位八十多的老人,经历了朝鲜战场上战火纷飞的硝烟,经过了枪林弹雨中的出生入死,回来后又为国家奉献不已,炼成了一位高境界的尊者,从而把人间的恩怨看得如此平淡,把“人民内部的矛盾”看得如此虚无。他的行为感化的岂止是肇事者?老人为大家上了一堂最好的德育课,胜过了无数苍白的说教。这是高大的道德标杆,会让更多的人去学习,去追随,人们之间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想起年幼时父亲给我讲的故事。家乡的一个人到很远的北乡卖菜,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北乡,内急大解,因在乡间小道上,没厕所,就进了附近的一块长势良好的麻地。解毕,被麻地主人逮住,说:粪便招惹屎壳郎,能碰坏麻的棵子,影响麻的产量,必须用手捧出去。乡人哀求再三,无果。只好用手捧出粪便。当年本村年集,恰巧遇到卖麻线的北乡人。乡人没有发怒,请北乡人到了家里,好酒好菜侍候。北乡人大炯,两人结为至交。自此,北乡人送麻过来,乡人就卖,两人赚钱无数,同成富商,并结为世交。此行,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乡人之间家长里短闹个矛盾,说一句“你看看人家”,自然化解。乡里人与人之间自此关系和谐,其乐融融。
“以德报怨”是很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是一种超常的精神价值取向,是一种“海纳百川”,是一种“壁立千仞”,是一种“大肚能容”,是宽容、厚重、大气、浩瀚、包容、悦纳、广博,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正如李建华所说:“我当了多年的老师,对犯错误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行为去感化他。”现在社会上的有些所谓“成人”仍然是“道德不全的孩子”,需要“道德饱满的真正成人”以宽博的道德把这些犯错的孩子教育成好人。
当然,任何把道德感化的力量夸大到绝对化的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法制社会要讲求违法必究,讲究是非善恶分明。但另一方面,又要重视这种道德的力量,呼唤礼仪之邦道德力量的回归,呵护以德报怨这种道德教化传统文化超高境界的回归,从而充分发挥道德力量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强大作用,让人与人在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中幸福生存。
2008。4。23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