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临水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的优美感慨,都是与水有关的。有的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渴望在水的那边找回自己的寄托;有的人“泛彼泊舟,亦泛亦流”,把那一泓秋水当作逃避现实的理由;还有的,“坐观垂钓者,徒有凄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的优美感慨,都是与水有关的。有的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渴望在水的那边找回自己的寄托;有的人“泛彼泊舟,亦泛亦流”,把那一泓秋水当作逃避现实的理由;还有的,“坐观垂钓者,徒有凄鱼情”,在他眼里,“水”竟成了实现他人生价值的源头。而更多的人,则在水边,咏叹出了他们人生中最精彩的一瞬。浪漫的水,浪漫的他
是谁,泛舟于赤壁,感叹人生如梦?是谁,于中秋之夜,高慨悲欢离合?是谁,“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是他,苏东坡。他虽受尽排挤,却仍旧能唱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仗义豪侠;他虽历经坎坷,却依然能够伫立烟雨江南,满怀逸志闲情地欣赏那千回百转的长堤春晓。
他的一生与水是有缘的。他单纯得如水一般明澈、透亮,不受一尘污染,恐怕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如此乐观、昂扬。一生精通棋、琴、书、画,成为一个罕见的全才。浩淼的西湖水,苍辽的赤壁矶,他因水而成名,水也因他而不朽。
他用一生时间,书写了浪漫,把水的豁达、乐观发挥到了极至,他就是那长江,再多的愁苦,他都是付之以一笑,任它滚滚东流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浪,去了,留下的,是他千古永存的世界。
上善若水的境界
取一只碗,盛满水,水缓缓地击打着碗底,改变了自己的形状,却不曾改变自己的本质。老子也是在临水时候,受到启发,挥笔写下了“上善若水”。
故事的真实性且不去考证,借此典故,反映出的一个问题是:古代文人对于水,是无比崇敬、信仰的。他们,总是渴望自己的品行能够如水一般。
于是,孔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临水,他读到了拼搏;读到了奋斗;
于是,庄子有“鱼游濠水”,那是他临水之际,看到了自由,并力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于是,老舍面对未名湖水,以身相戏,水,是无辜的,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但,临水的文人骨气,却由此得以昭示,能够永恒……
水,从远到近,又由近及远,潺潺地流淌,满是记忆,满是诉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