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盏心灯照远方
癸巳年中秋,柞水文友张春民发来了他的《梦情诗集》文稿,说要出版,请我作序。我虽跟他在网上有些交谈,也读过他的一些工作调研类文章,但从未谋过面,更不曾知晓他工作之余还在痴情地写诗。这年头,别说写诗的人被
癸巳年中秋,柞水文友张春民发来了他的《梦情诗集》文稿,说要出版,请我作序。我虽跟他在网上有些交谈,也读过他的一些工作调研类文章,但从未谋过面,更不曾知晓他工作之余还在痴情地写诗。这年头,别说写诗的人被视作“另类”,就连埋头读诗的人也被人说成“脑子有问题”。毕竟,这是一个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年代,各有所爱,谁能堵住别人的高谈阔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张春民绝对是个执著的人,一个情感丰富、心志很高的人。至少,是个热爱生活、喜欢文字的人。他尚且于工作之余忘我地写作,只管走自己的路,任人评说,作为他的文友,我还有什么理由拒绝那些文字背后的喜怒哀乐呢?
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于灯下读他的诗。
不读倒罢,一读实在是令人爱不释手。
我没想到,从事政府工作的他,竟如此书生意气、才情洋溢、心性十足。他写的很多情景,写的很多梦幻、伤感、寄托,我也都有过。只是,我未能用笔把这些美好的“意识流”跃然纸上。现在,目睹诗行,似曾相识,于是就有了同感,有了共鸣,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没想到,多年来,心中那被时光冲淡的点点滴滴,一瞬间,在一本诗集中得以重现,仿佛昨夜一帘旧梦,如他在《一盏心灯遥牵远方》中所言:“挽一缕清风/轻抚几片永恒的风景/裁剪旧梦/让心在这里绽放和停留”,实在是对人生、对岁月最好的诠释和吟哦。
他在诗中写《雪飘寒窗月朦胧》,撩起一江春水般的心事,“雪落/飘白了人间/把一年辛苦轻轻化成春眠/成为一缕远逝的炊烟”,一种生命的静美和情感的飘逸,霎时绽放眼前,如梦似幻。这种情与梦的交织,这种喜与忧、爱与恨的组合,本身就是一首千年不衰的小诗。如果,没有一双慧眼,没有一颗敏感的心,恐怕很难扑捉到这些美的瞬间和情愫。现在,经过作者细腻的情感滋润,世间万物,一切显得美轮美奂起来。为这爱恨情愁,为这悲欢离合,让人突生“人生如梦,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叹!
我想,他诗行中闪闪烁烁不停涌现的“烛影”、“枫叶”、“星光”、“雨荷”“清风”、“雄鹰”、“秋月”、“鸿雁”等物象,也一定是诗人多年思念和追忆的“梦中之物”吧。诗中自有颜如玉,诗中自有黄金屋,诗人在反复咏叹这些物象的时候,一定是浮在青云之上,在梦游大唐、阅尽世间的红男绿女后,情不自禁有感而发吧。
是啊,“一任红飘香露重锁愁眉/绿窗灯尽凝神香消去/一纸心笺/月影玲珑轻旋着远方……”多么美妙的音符、多么动情的画卷,像清风一缕徐徐伸展开来来,最后汇成盈盈秋水、汪汪清泪,汇成点点伤愁、滚滚诗行!
因为,远方有一颗闪闪发光的心在等待,在燃烧。
但,这颗心,在哪里?
它深深地埋藏在张春民的《梦情诗集》里。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要读懂这颗心,就先一睹这些心灵之上、心血凝成的文字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