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心园生杂草
喜欢草这种植物,因为它的坚韧、朴实,生命的倔强。却独独不喜欢生在自家院子里的杂草,遮光蔽日,给人添堵。更不喜欢墙头草,不喜欢它风一吹就貌似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实则摇头摆尾、举棋不定的样子。杂草是平常可
喜欢草这种植物,因为它的坚韧、朴实,生命的倔强。却独独不喜欢生在自家院子里的杂草,遮光蔽日,给人添堵。更不喜欢墙头草,不喜欢它风一吹就貌似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实则摇头摆尾、举棋不定的样子。杂草是平常可见的植物。说其杂,是因为它生长的不是地方,有些“赖”和多余,不被人喜欢,以除之而后快。在多雨的季节,疏于管理的院子,边边角角的地上,会趁势生出许多无名的小草,你拥我挤的,貌似一片热闹的景象,实则虚假的繁荣。推开这样杂草丛生的小院,迎面扑来的,先是吃惊,继而茫然,甚至陌生,不知道这个似曾相识的地方,是今生见过还是前世来过,是梦里的繁华还是现实的萧条。心里也就像长满了草一样,不复清朗。
和杂草并称一列的,是悬地一米多的墙头草。墙头草是农家土墙上最常见的植物。雨水多了就可见星星点点的摇摆在墙上,风起处晃来晃去。墙头草不算风景,因为它立脚于一小方斑驳的土墙,没有海市蜃楼的绮丽,也不是有露水可饮的木兰,甚至,有些坏人兴致的败兴。看似旺盛葱郁的生命,其实透出的是生活的衰败。高墙大院是不会有这些“败家”的东西附在的,只有懒惰不去打理或者败落贫苦的家,才有这样杂草丛生的墙垣。
因为没有厚实的大地做后盾,没有强硬的枝干,墙头草就只有选择这种摇摆飘摇的生活方式。村言俚语里,这种现象一被被为“软耳朵”,即没有主见,东听东有理,西听西有理,就是自己不知道道理在哪里。一被称之为“和事佬”,东边抹下稀泥,西边抹下稀泥,最后接不上茬,漏洞百出。仔细看来,在长长的一生里,在抹不开的面子和丢不掉的得失之间,谁都有过做墙头草这样的经历。只是有的人偶尔为之,有的人生性如此,一辈子就是一棵随风舞动的草。被人记着,被人忘了,都像是一刹那的事儿。有的时候,感觉这样的人很好,没有敌人,看到了最后,又觉着不好,没有朋友。可也是,人要是不付出,朋友和敌人都不稀罕你。人要是不入世,哪里有出世之谈。
人活一时,一世,免不了被躲不开的雨水浇个劈头盖脸,免不了栖身的巢穴透风漏雨,免不了自己的封地里长些杂草。草这种东西,来无声、去无踪的,因其常见反而容易熟视无睹,也因其性情皮实而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经冬复立春,年复一年,一季一季的存在着,有还似无,无却又有,纠缠着尘世的风烟。
俗世如草,心如水露,总会在不期然的时间长出乱糟糟的烦扰来,于自己的心里种了不相干的草。先知先觉的人少,后知后觉、麻木不觉的人多,如草之人更多。为了看不开的红尘往事;为了化不开的爱恨情仇;为了斤斤计较的蝇头小利;为了患得患失的虚幻繁华;爱欲、情欲、贪欲,名与利,人总是在欲望这张大网里浮浮沉沉,一个梦醒了,一个梦又入,来来回回在尘网里穿梭,任俗世的草长满心灵的家园。
草盛豆苗稀,草多了,有用的粮食就少了,有用的粮食少了,心里就贫瘠了,心里贫瘠了,生命的颜色就枯黄了,人生的悲秋就来叩响你的门楣了。人家面对着金果满枝头喜上眉梢,你却对着一垄杂草哀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知道在那一袭衰草的背后,是不是写满这样的文字。
鲁迅先生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的,我们从荆棘草丛里走出一条路来,因为我们把脚下的障碍清除了,所以这条净途可以渡我们于彼岸。来来往往人迹密集的路上,何曾见过杂草丛生?辛勤的农人的田地里,哪里有争肥夺料的害草?我们都有一块土肥地沃的田地,都有一条通往彼岸的净途,只是,在尘世的纷繁芜杂里,失去了明净的心性,疏于管理罢了。
想起神秀那则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凡俗如草如我,能够做到勤拂拭已经很难得了,见心见性如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大慧根之人才能悟得,不是我这等终日吃米犹是见米的俗辈之流所能达到的境界。
人生一世,草长一秋,人都是草木之人,做个草木之人其实是很有福分的事。上能沐日月光华,中能取朝露之气,下能吸地母之泽,何其兴哉。只要在得意和苦闷之时,在喧嚣和寂寞身后,用手中的“拂尘”拂掉落于心灵的尘土,使自己心归明镜,免心灵的家园为杂草所垢,穷日子富日子,便都是好日子。
做不了智者,做一个清净明朗的平常人也是好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买猪头小记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