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天空

父亲的天空

余威散文2025-11-17 15:56:51
黄昏不失时机地溜进了房间,父亲端坐在沙发上,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殿堂中,手里握着拐杖,面容攫瘦而苍白,嘴唇一颤一动地微微张着,两眼茫然地望着前方。他在想什么?他的梦想?他的希望?还是在回忆他的过去?他的人
黄昏不失时机地溜进了房间,父亲端坐在沙发上,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殿堂中,手里握着拐杖,面容攫瘦而苍白,嘴唇一颤一动地微微张着,两眼茫然地望着前方。他在想什么?他的梦想?他的希望?还是在回忆他的过去?他的人生?夕阳终于要收回最后一抹余晖了,父亲扭头看了一下窗外,巍巍颤颤地拄着拐杖站起来,又该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
每天的黄昏父亲都是这样过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
父亲老家在临湘的一个小山村,曾读过五年私塾,十六岁走出家乡考入湖南师大国文系。父亲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成绩特别优异,毕业时完全可以留在省城,然而父亲风华正茂而书生意气,深受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的影响,洞庭湖“烟波浩淼而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多么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地方!于是报名要求去洞庭湖区体验生活,梦想能象五十年代有名的作家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人一样也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名作家,他们的作品可都是从生活中挖掘体验出来的。那时的父亲天空真的好大好大,蓝天白云,鲜花绿草仿佛都是他的,人生的道路简直就是一条金光大道。
父亲来到洞庭湖边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这儿是一片未曾开垦的贫瘠的土地,尤其是知识的匮乏和贫瘠,父亲很快适应了这儿的艰苦环境,尽心的把他的知识传授给他的学生们。课余的时候,父亲就自己读书背书。父亲文学历史知识非常丰富,记忆力特别好,读过的书能分毫不差的背诵出来,包括许多的唐诗宋词和小时候读过的《五经四书》,尽管生活艰苦,却也能从中找到乐趣。黄昏的时候,他也会渡步来到洞庭湖边,沐浴着夕阳,享受一下洞庭湖的“天苍苍,水茫茫,风吹草低见芦苇”的温婉多姿,偶尔还对着浩瀚洞庭水来几句《诗经》里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父亲还收集了不少素材,以备写作之用。然而那个年代正是狠抓“阶级斗争”,父亲出身不好,随时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写作的事也就暂时搁着了。
不久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场“红色革命”,父亲不可避免的卷入了这场斗争中。最喜欢读书的父亲不得不把他平时工资中积攒出来从书店购来的十二担书忍痛割爱地廉价卖了,为此大病了一场,性情也大变,父亲身上再也找不到那种意气扬扬、风儒浪漫的文人气质了。他是中学校长,是“白专对象”,挨批斗,写检查那是免不了的,然后就是放逐劳动改造。父亲的天空蒙上了一层灰色,那时的父亲已经不再有“作家梦”了,他更可惜他的那些学生们没能学到文化知识而荒废了大好的青春年华。父亲只感到一阵阵的痛心。
终于十年的“红色运动”结束了,父亲又回到学校重新执起了教鞭。面对台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父亲好象焕发了青春,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业务教学上,他是在为他的学生们抢时间,也是为自己在抢时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啊!父亲用严谨的治学态度教育他们,用知识的乳汁培育他们,用他的双手送走了一批批洞庭湖的儿女,就象放飞的鸽子,把他们送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桃李不言,自下成溪”,父亲的足迹踏遍了洞庭湖边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也响遍了洞庭湖区。每年的秋天就是父亲丰收的季节,当一个个他亲手培育成才的学生拿着一张张鲜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站在他面前,父亲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他的辛勤劳作终于换来了丰硕的回报。父亲天空里又重新出现了七彩阳光。
父亲由于出身问题,结婚很晚。父亲在把他的学生一年年亲手送入大学校门的同时,才发现我们也在渐渐长大。他常教育我们做人要有诚、信二字,要有真才实学,先不讲报效祖国之类的大话,至少要保证将来我们自己能在社会上现身立足。对于我们的培养问题,父亲总是采用“文明教育”法来启发疏导我们,先讲什么“养不教,父之过”,然后就是“玉不琢,不成器”,再然后是什么“凿壁借光”、“悬梁刺股”的故事等来激励我们,从不对我们动用武力。在我们进入高中后,父亲在学习上对我们要求更严格了,一般来说学校和医院是文化层次较高的地方,知识分子心气高傲,谁家的儿女考上了大学,对他们而言那是最大的荣耀。父亲心中的那份知识分子情结犹为突出,遇到我们考试不理想,父亲就开始苦口婆心了:他是重点中学的校长,每年要输送那么多的学生出去读大学,倘若我们考不上大学,他真的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在父亲的天空里,除了他的学生,更多的是我们的成长问题了。幸而我们也还上进,父亲终于如愿以偿。
而今,我们都长大成人了,父亲也老了。我们常笑父亲作家没当成,倒当了一辈子“坐家”,在讲桌前坐了将近四十年。父亲却说他这辈子任务完成了,最感到欣慰的是培养了人才,包括我们在内。父亲自从走进这一方土地,就与这儿的一草一木血脉相连,把他的青春,他的热血,他的知识,他的一切奉献给了这一片土地。在他六十岁的时候,他的学生们都来为他祝寿,父亲非常激动。现如今他的学生遍布五湖四海,一个个都成了栋梁之材。父亲没能成为作家,却培养了真正的作家、律师、医生。真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父亲感慨万千,豪情满怀地写下了两句诗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共勉。
由于长期的操劳过度,父亲还是没能逃脱疾病的亲睐。严重的帕金森综合症和老年性脊椎骨质增生折磨着他,腿脚不灵便,脑子也不怎么灵活了,常常一个人坐在那儿发呆。许多的事情他都记不太清了,父亲的天空越来越小,从当初的壮志凌云作家梦到如今的思维简单的吃饭和睡觉,似乎回归到了人之初,就象人类刚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一种生命意识形态的自然回归。人生的轨迹本来就是一个圆圈,从起点到终点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无论曾经的天空多么的广大,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也许在别人看来父亲活得艰难而痛苦,其实父亲在他的思维意识天空里依旧是快乐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