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美餐的回想

两次美餐的回想

辇御散文2025-04-11 01:23:39
这辈子吃过的美味无数,但印象最深的只有两次。一次是在当知青的时候。记得那个冬天非常寒冷,某天的下午,七队和八队的几个男知青竟然一个都没有上工地来,剩下我们几个女知青懒懒散散的干着挑河泥的活。民兵营长急
这辈子吃过的美味无数,但印象最深的只有两次。
一次是在当知青的时候。记得那个冬天非常寒冷,某天的下午,七队和八队的几个男知青竟然一个都没有上工地来,剩下我们几个女知青懒懒散散的干着挑河泥的活。民兵营长急急忙忙跑过来,着急的说:“怎么回事,那几个混小子呢?”我们面面相觑,不作声。
“还不快去找!”民兵营长跺着脚大声喊。
我们谁都没动。找?到哪找?全公社这么大,他们神游鬼荡的,谁知道他们现在哪里。再说,我们中午只吃了一碗稀饭,北风萧瑟中,早就饿得头昏眼花,谁都没力气动窝。
日薄西山的时候,远远看见几个戴着“雷锋”帽的人在向我们挥手。他们用手圈在嘴边,大声喊,“晚上到七队来!”说完就一蹦一跳地跑了。
好不容易熬到收工,已是月黑风高,天空又下起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路极滑。我们跌跌撞撞地往七队走。刚走到七队知青门口,一股浓烈的肉香扑鼻而来。进得门去,灶堂里火焰红红,大铁锅里正“咕嘟咕嘟”地炖着什么。掀开锅盖,哇,油汪汪的一锅狗肉,飘着嫣红的辣椒,香气四溢。饭桌上放着一个硕大的脸盆,一大盆狗肉正冒着热气。几个男知青们已经喝得满脸通红,醉意阑珊了:“到现在才来,再不来我们就吃光了。自己找碗,锅里是给你们留的。”面对突如其来、香腴无比的诱惑,我们再也顾不上平时的矜持,“噢!噢!”地嚎叫着,以近乎是抢的姿态,每人盛了满满一大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肉炖得酥烂,入口即化,齿颊留香。难怪民间有俗谚: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处与饥饿状态下的人来说,这顿狗肉吃得我们油了嘴暖了胃,一个个大呼过隐。不过至于狗的来历,至今还是个迷。
还有一次,是三十年以后,我有机会到美国参观考察,受到了美国同行的热情接待。我参观了很多地方,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经验,领略了特色鲜明的异国风情,可谓不枉此行。但让我唯一不习惯的是吃不上一顿可口的饭菜。顿顿西餐吃得我吃得我从最初的享受变成了活受。偶尔遇见个中餐馆,里面的饭菜已经西化,味道绝对不纯正。看见那些鸡肉、牛肉、猪肉、鱼肉用油炸过再交上甜甜的汁,我就有种暴殄天物的痛惜和愤慨。心里暗自叨念,真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在一次中国留学生的聚会上,我偶然认识了Z教授,他80年代中期来美国,现在我驻地附近一所大学当教授。我们相聊甚欢,他热情地执意邀请我到他家做客。
他家在一个安逸的别墅区,前后有很大的花园,绿草茵茵的。快到做午饭的时候,他问我,你喜欢吃什么。说他们家冰箱里什么都有。是的,我看见了,他家的大冰箱,像个大衣柜,能塞一汽车的东西。我还是客气地说“随便吧,不要太麻烦了。”“我们鸡鸭鱼肉都有,就是没有随便,你不用客气哦。”教授夫人笑吟吟地说。看见她和蔼可亲的笑容,我突然有一种看见了亲人的感觉,多日来的忍耐和迁就被这笑容融化。我终于可怜兮兮地说,“我想吃——青菜煮挂面。”教授夫妇先惊愕的瞪大双眼,马上就会心一笑,说,没问题,就吃青菜煮挂面。
不一会儿,一大锅青菜煮挂面就做好了。嗬,不仅是面条,里面有黑褐色的香菇丝,金色的海米,淡黄色的鸡蛋,最诱人的是漂浮在上面的碧绿的小青菜,面柔而汤清,我几乎沉睡了的食欲立即被唤醒。教授夫妇满满地为我装上了一大碗,又拿来酱油、香油、辣酱、胡椒粉、食醋、鸡精等佐料,热情地说,吃,吃,别客气。
我真得也顾不上客气,痛快淋漓地吃起来,一个劲地说,好吃,好吃。教授夫人在一旁慢声细语地传授着经验,煮挂面时在锅中加一勺食盐,面条下锅以后,再在水中加一汤匙菜油,面条不会黏连,青菜也会显的碧绿……。三大碗吃下去以后,我神清气爽,遍体通透,那种感觉,只能用两个字形容——舒坦。
这就是我印象深刻的两次美餐。它们之所以令我难忘,并不是我真的喜欢吃狗肉或青菜挂面。狗肉,我嫌它的腥臊味,上不了席面,现在基本不吃;青菜下挂面,经常做,稀松平常。我之所以称它们为美餐,是因为它们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不期而至,大驾光临到了我的身边,它们承载着我对特定时期历史和经历的一种深深的怀念。谈到吃狗肉,我就会想起那个漫天大雪的夜晚,我们七、八个饥肠辘辘的知青围坐在灶火通明的小屋,用相互间的关爱和体贴来亲近寒冷的冬夜;谈到吃挂面,我就会想起飘零在大洋彼岸那对中国教授夫妇,他们对大陆同胞的亲切笑容和依恋的眼神诠释着“血浓于水”的人性之恋。在强烈的口腹之需获得满足之后而产生的追思和怀想,最动人心弦。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饮食的历史几乎与中国的文明史一样长。中国人吃的内容和方式已经无所不包。听说广州还有一个“吃友会”,一人发贴,群起而吃,吃遍了市井乡村,大街小巷。这种口腹之欲,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不过,如果人们在大快朵颐之时,关注或者体味其中蕴藏的文化意味和感怀情愫,发现饮食之外的人文内涵,将会更加精彩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