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故乡的糍粑

想念故乡的糍粑

碧李散文2025-03-21 08:10:54
“小公主,看我给你买什么回来了?”阳光早已洪水般漫进了屋子里,我还在梦中沿一条窄窄的水道,一片迷雾中寻觅,是桃花源头,还是故乡的入口,似是而非。一声咋呼着把我摇醒,没睁开眼,鼻子底下一股子清香,撩得我
“小公主,看我给你买什么回来了?”
阳光早已洪水般漫进了屋子里,我还在梦中沿一条窄窄的水道,一片迷雾中寻觅,是桃花源头,还是故乡的入口,似是而非。一声咋呼着把我摇醒,没睁开眼,鼻子底下一股子清香,撩得我立即有种要流泪的冲动。
久违了故乡糍粑的滋味,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碰触到记忆的每一处都有着温馨。虽然中秋还在梳洗打扮,并末轻移莲步款款莅临,却嗅到了她发梢上散发的桂化馥郁,惹得思乡之情陡起。肯定地说,从色泽,口感,北方的阿姨都做不出我老家糍粑的原味(我嘛,只会纸上谈兵,哈哈),但是,仅凭着那全糯米的成份,也足以让我看着它们而一解乡愁。
茶几上已摆着十几盒包装精美的月饼,有送客户的,有客户送来的,莲蓉的,水果的,蛋黄的……难得各厂家费尽心机讨好消费者,花样年年翻新,赠品也格处诱人,把个原本诗情画意的中秋过成了月饼展销会,商家竞争赛,浓浓的商业气息。说实在的,再漂亮的月饼,我也吃不完一个,总是在品尝着时,想起故乡的糍粑,一门心思的认定,那才是浓缩着亲情友情人间情的美食。
一定要用当年收获的新鲜糯米,浸泡合适的时间,淘洗到水清米洁,放入木制的或者竹制的器皿中蒸熟。不能太软太烂,趁热倒在石臼里,用芦苇杆(有的用香椿树枝)捣,力度均匀,不急不缓。直到米粒变烂,粘在一起不轻易地分开,然后揉成小团或小饼(不知还应不应该再回火清蒸,我忘了,也没有亲自做过)。当裹着一层厚厚的蔗糖衣,甜得浓浓的却不腻口的糍粑,端上桌子,就着黄花汤,几碗素菜,在月光下,一家人开开心心过中秋时,那份幸福,真没语言表达。
这样的中秋,这样的情景,已有好几年没有再次体会。似乎故乡年轻的一代也很少会做糍粑的了,那凝聚着亲情、乡情的佳品,常常还被人看着是粗糙的,上不了档次的农家小吃,越来越受到冷遇。而机器制作的,冷热不知程度,毫无感情表达的,包装精致得失去了意义的月饼,却堂而皇之地轰炸了中秋的月亮,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感叹中秋节再也没有什么文化了。拯救我们的传统节日------有些人开始这样振臂高呼了。呵呵。
又将是菊黄蟹肥时,可以去北方的某个海边吃螃蟹了,只是,谁将与你举杯邀月,共饮琼浆玉液,感怀世事沧桑呢?不做设想,还是看阿姨今天怎么给你做“故乡”的糍粑,自己也学着试熬点蔗糖浆吧。其实,日子也是熬出来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