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似曾相识

奇妙的似曾相识

地里鬼散文2025-03-31 23:02:31
糟糕的天气,忙碌生活,很难让人有好心情。放春假时,跟同学讨论完功课回到家后,已经很晚了,整理了一下东西,顺手把装着今天讨论内容的记忆棒放在书带上,就呼了口气倒在床上,打算睡一下。就在这时,我的脑海闪过
糟糕的天气,忙碌生活,很难让人有好心情。放春假时,跟同学讨论完功课回到家后,已经很晚了,整理了一下东西,顺手把装着今天讨论内容的记忆棒放在书带上,就呼了口气倒在床上,打算睡一下。
就在这时,我的脑海闪过一个景象,这种事以前发生过,我放了记忆棒以后就忘了拿出来,直到下礼拜作业的期限到期时,我都没有做好我该做的作业…来了﹗似曾经历过的情节,让我有了写这份文章的内容。
当那天上课时,老师在讲解脑细胞的课堂上说到似曾相识的奇异感觉或是记忆时,我有身同感受的感觉,我对这个话题产生了共鸣。
在二十多年的生命过程中,这种忽然对某种情境和事件突然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有过许多次!
这是脑神经的记忆,还是心灵智慧的结晶?亦或是其它更传神的奇异观点,其实很值得去细加探讨玩味,为我们的学识,增添一则有趣的解说。
现在,我就以自己的一愚之见,来说说我对似曾相识这种感觉的经验和看法。
在这里我不打算用神奇的灵异故事和科学的医学观点的来做我的报告,虽然我没有要去完全否定灵异事件的这种可能,也许有人会相信这是可能存在的,只是我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而关乎脑细胞的专业医学知识,也更不是我的专长;但是我还是有话要说,那怕仅仅是从我的经验角度出发!
其实电影里面也有一些影片想要从心理的层面上,来探讨过类似的主题。刘德华的《再说一次我爱你》,就是用一个因为后悔没有照顾好妻子的丈夫,在妻子身亡后,看着妻子的记事本,使自己感觉回到以前的生活,改变自己。外语片《如果能再爱一次》也是用类似的似曾相识的感受来演的。
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也有过这种奇异的感觉,你突然觉得,有一件事、有一种经历、情境或是感觉,你觉得很熟悉,恍恍惚惚中,对眼前发生的事情,好像你已经经历过,也许是以前,也许是梦里,总而言之,记忆里有这些类似的画面,虽然没有像电影故事那样的精彩。这时候,你也许迷惘、困惑;也许惊奇、讶异。甚至感到恐慌和不安,茫茫然地无所适从,想要找个人诉说,也不知该如何来说清楚这种连自己都还在莫名其妙的感觉!
有些人会用宗教观来解释,用灵异事件来看待,或是用心理因素来分析等等。我在这里没有打算评论哪一种方法的好坏,因为这是很主观的个人经验。相不相信它的存在,以及它是用甚么形态存在,这在分析上是各有所见的,所以也不用胶着于这种理论上。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情,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
我在这里想用政治学的方式来理解我的这种经验。就是在各种理论都各有所见,而又无法具有可共量性时,我不打算加入理论层面上,其背后的哲学逻辑是否是科学的、正确的、可辩证的争议洪流中,因为这是哲学家的事。我想跳过各种理论的正当与否的先验争论,而直接在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经验观感,也比较符合自己利益的管道上,挑选整理出一个对自己比较有效用的秩序来。换句话说,哪一家的说法是绝对正确的不重要,我也不必再多去争论,而是去找一个最能符合我们自己的利益,可以对自己产生功用的方式来用就好。这句话听起来很不科学跟理性,但是这是人们行之已久的形式,正如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自由经济学说、福利政策等等,他们也没有一个是先被验证为完全正确的理论,然后人们才开始去实施。只是因为有些人相信它,并且选择去做,依照着现实生活中,可以对自己产生利益的某个和多个论述去建构,才会发展出现在的世界。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这些某种程度上都有瑕疵的理论或是推论,却也是在实践中不停地在修正着。人们是在这些理论框架中,慢慢去摸索出一个秩序来,然后发展出一个既带有经验性理论基础,又去类推出一套符合逻辑的展望指针。
我这样觉得,就哲学和政治来做一个简单的划分,哲学常常是在研究应然面的规范问题,而政治则是注重实然面的秩序建构。哲学是比较偏向于逻辑的演绎和理性的分析,然后试图找出最合理的理论,所以最注重的是"应该要怎么样才最合理";而政治却要基于现实情境的考虑,在众多的理论或不确定中,根据自己能应用的资源,去选择出最为可行的方案来操作,进而去营造出符合自己的利益法则,增加自己的力量,所以政治更重视"实际上能怎样做最有效用"。
所以我上面说用政治学的方式来看,其实也就是想介绍一种怎么样去把握和运用,那有时候突然产生的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觉得这种方法正好可以用在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上,就是选一个符合自己经验和利益法则的方式,来理解和处理这种经验。﹙我在这里必须再次强调,我没有在提倡一个绝对正确的管道。)正如我自己,我在遇到这种特殊经验时,有迷惑过,也努力想改变推翻过,最后我最好的方法是,当作是一种想法、一种经验、一种经历,最主要的是,用它来更好地处理好现在的事情,让它产生正面的效用。正如前面的例子,可以用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作业,要爱惜身边的人,珍惜现在的生活等等。
这种似曾相似的记忆,也许是恶梦,也或许是过往的伤痛,但是过去就要让它过去,而要留下的,应该是它给我们的正面价值,最不应该让他封锁自己的心灵,把自己禁锢,一辈子都不敢再轻越雷池一步,不愿勇敢跨过这障碍。相反的,应该是吸取对自己有正面效益的经验,凝聚成可以转变的动力,制造下一个新的快乐元素,让现在跟未来更美好。
所以,当那奇异的似曾相识的感觉产生时,丢掉那心中的不良感觉吧,然后好好地去把握住它能带给你的正面力量。因为换一个观念,你就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