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善其身”的佛与基督
有几个朋友看了我最近的一片随感问你是不是信佛?我仔细审查文章里那段文字可以看出信佛的痕迹,如若有,我真的很兴奋,但佛对我来说是个非但焚圭继膏拿半生苦修不能,抑或愿意舍弃所有来自内心深处虚荣与造作万难敢
有几个朋友看了我最近的一片随感问你是不是信佛?我仔细审查文章里那段文字可以看出信佛的痕迹,如若有,我真的很兴奋,但佛对我来说是个非但焚圭继膏拿半生苦修不能,抑或愿意舍弃所有来自内心深处虚荣与造作万难敢说去信的,但我愿意别人那我跟佛扯上关系,说不定是有那么一点慧根的。对于信仰,我如今的状态是,早年吕洞宾高中进士,仕途豁达,名利就在不远的前面,另一面,谦卑地低眉抄手受袒胸露乳,手持破扇的钟汉离的劝道,这是人生花多长时间思考都不浪费的关口,对于我,又仿佛是一条拔河的绳子,被两股力量定在中间,精神与性格都时常分裂,频繁的痛苦也总免不了,但这痛苦,无论如何,要独个儿承担,谁也替不了。作为一个人总要有点信仰才不至在生活时时遇到不能平衡的坎儿,哪怕是一点小信奉也好。跟妈妈下地摘菜,她指着不远处菜地的一个老太太说她信基督,平时都不爱讲话。又作补充,信基督的人心眼顶好。我也不了解这个鲁南偏僻农村“信基督”的小群体的那些行为让心地善良的妈妈也会有这样的称赞。据我耳闻,他们的善,大抵包含在这样的基础上——主和佛祖且饶恕一个没有信仰的孩子的冒昧——信佛与信基督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释迦牟尼佛祖与上帝给人这样的依托并不是严格用衣着,仪式,国度,地域,抑或宗教的迫害与斗争区分我们的出身,如果能消除差异大一统,,众生平等,我相信,这是他们的共同的追求。老婆婆带十字架的时候,有时候大概也会分不清的在心里轻轻叹一声,阿弥陀佛。蝼蚁,蜜蜂,这样的小生灵也被看做有思想的,即是可交流,生命就应当一致的得到平等的敬畏,不可亵渎。夏日驱蚊拿一瓶花露水涂抹皮肤,一把傍晚从地里收工在沟里采来的一把艾草点燃驱跑就足够了,在我表面的理解上,这是最高境界的“独善其身”——对人情世故,更对自然万物生灵。
我不敢答应自己是信佛的,因我与佛无缘,所以养成了见佛即拜的习惯,虽未见头顶哪位佛祖菩萨托梦渡我,一厢情愿的痴算作是我对生活的一点理想主义,人总要做些没有用的事情,事事功利,功利又是最短暂无基础靠不住的东西,一般塌了,那时候还有什么可以去依靠的,整个人轰然垮掉也未见得稀奇。
佛缘,我所见到的,听闻到的,似乎是证明女孩子更能容易靠近。我在云南一次跟同伴去筑房在水库边的学生家里,那家的房子都筑在龙江水库距离水位只有十几米的斜坡上,自桥上远看房顶与地面是四十五度的斜角,两侧种满甘蔗。那家三个孩子中的大女儿初中毕业负担不起高中学费通过民族亲戚关系转去缅甸的宗教学校,费用全部由宗教协会负担,父母隔一个月寄点零用钱就行了,据说在缅甸一个月十几块人民币就够日常开销了。我一直很好奇这个宗教协会是个属于哪种经营模式的组织,或是用经营两字亵渎了神圣的,在中国万不能有给予一点半点空间喘息的组织,最简单的,驱动力是一位信仰基督教的低调富豪。我们的富豪低调的是很多的,既或是低调了,愿意兼济同胞的也凤毛麟角,我们中的大多数秉持的是“穷论”:穷,则独善其身。什么是“穷”?在当前的中国,有一千万被定义成“中产”,我们所接触的大概是炫富的多,敢承认的少。大概是这样的逻辑,穷,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富,要从别人身上找原因,穷,即少一事,富,即多一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就是“独善其身”了。我们愿意享受独善其身权利却不愿意承担独善其身的义务。
真正前世与佛结缘的,是离开佛就没有办法活。我的一个民族小妹妹从小患有心脏病,父母带去问佛门大师,大师说,一生激动不得,在佛门静养可平安无恙。自此,小妹妹年幼就在庵里青灯伴佛,晨钟暮鼓,到了大姑娘的年纪,突然离开佛门,嫁人生子,竟逃过了一劫!可说,佛是渡俗人的,不强求人非要留下些什么,披上件袈裟才承认佛家是佛家弟子。
用我浅显的理解:佛家最大的是宽容,神父愿容纳所有可原谅不可原谅的忏悔,与人为善,也于己为善,憧憬一个所有有有感情的有无生命的都谦卑为怀的宁静世界。
我不通佛理,也至今没有信教的缘分,以上所是写是读林清玄《心的菩提》的梦呓。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