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针线功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好多人的眼睛视力都大不如从前了,小小的孩子,就戴上了眼镜。而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眼睛就已昏花了,看电视看报纸时就会感觉到吃力,要戴老花镜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好多人的眼睛视力都大不如从前了,小小的孩子,就戴上了眼镜。而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眼睛就已昏花了,看电视看报纸时就会感觉到吃力,要戴老花镜了。这或许就是现代生活的一些副产品,在我们享受优厚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我们身体的某些机能在退化。以前经常看到一些文学作品,其中描述老年人身体健康时,往往会这样说:鹤发童颜,眼不花,耳不聋,健步如飞。。。以前总感觉这只是文学上的语言罢了,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这样的老人的。直到前几天,我亲眼所见,姥姥的针线功夫,才算彻底把我征服了,姥姥的眼睛好生了得,简直比年轻人的眼力还要厉害呢!
小姨从江阴回来,是为了专门照顾姥姥而来,小姨和三姨两个人,打把手伺候姥姥,这让姥姥感觉到高兴。其实小姨名誉上是回来照顾姥姥的,实际上小姨经常出去打牌,姥姥也怕小姨天天待着烦,中午吃过饭之后,姥姥还会催着小姨去打牌。小婕也就顺水推舟欣然接受了。反而姥姥经常挂念着小姨,什么时候回来吃饭。是啊,不管孩子长到多大,在母亲的眼里,永远都是需要被照顾的对象。
小姨只是临时回来,并没有带太多的衣服。有一套睡衣,姥姥看到那睡裤腰上的松紧袋时间长了,已经完全失去的弹性,刚好大姨也来了,姥姥就吩咐大姨,让大姨把小姨睡裤的松紧袋给更换一下。大姨拿着看了看,那松紧袋不好拆,都被线砸得密密麻麻,拆起来实在费劲。大姨一用劲,“刺啦”一声,那裤腰还被扯破了一道口子。大姨说:时间长了,这布都已经糟了,别要了。人家扔了的,都比这强。姥姥一听大姨的话,好不气愤,也不理大姨,独自推着她的轮椅车,到房间里去找来针线包,坐在沙发上开始给小姨拆裤腰上的松紧袋。
我们注意到姥姥有好一阵子没有说话了,只顾低着头干手中的针线活儿。大家都在悄悄地笑着议论:姥姥生气了,这回可真是生气了,她生大姨的气。我没话找话,给姥姥说话,姥姥开口了:像在过去,谁扔过东西啊!俺不舍得扔东西,从来没有扔过东西。这裤子好好的,让扔了,真是忘本了!姥姥的自言自语,说得大家都在抿嘴偷偷地笑。
只见姥姥很专心很费力地用剪刀一点点地拆线,终于把旧松紧袋给拆下来了,然后又用线大针脚把边给签好,再用小针一点点地缝制。当我仔细观察姥姥做针线的时候,姥姥已经做了一大半了。我看姥姥的针线做得真好啊,针脚又细又密,而且缝得非常均匀,当一段线用完之后,姥姥又开始穿线,这个时候姥姥的举动真的让我惊呆了。
只见姥姥剪了一段线,然后用唾沫湿了湿线头,然后一只手拿起线头,另一只手拿着小针,对着那针眼,居然一穿而过,穿线的那只手,非常从容地在针孔的另外一头,轻轻地把线抽过来。这个动作前后不到三秒钟。对姥姥的眼力,我在心里感觉到不可思议,别说已经92岁的姥姥,就是在座的72岁的大姨,69岁的妈妈,她们都说自己根本看不见,更别说穿线了。可是姥姥却一下子就能够穿过去,实在令人折服。
在我们都在惊叹姥姥的眼力好的同时,姥姥却悠然自得地做着她的针线,丝毫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之处。姥姥说,在过去的时候,她白天做生意,炸油果子,晚上就坐在煤油灯下做一家人的针线活,一家人的穿戴,都是一针一线做起来的。
当裤腰的边缝好之后,姥姥开始穿新的松紧袋。只见姥姥找来一只卡子,松紧袋太粗,而卡子的鼻子有点小,穿不进去,姥姥就用针线把松紧袋缝到卡子上面,然后再把卡子穿到缝好的裤边里面,用手拿着卡子,摸索着往前穿。不一会,松紧袋就穿完了,姥姥麻利地把松紧袋的两头缝合,剪断,再把裤边的口缝合,一条修复好的睡裤就被姥姥妙手回春,再次重现它的“原貌”。
姥姥的针线功夫,让我震撼,又让我感叹。用进废退,凡事都不绝对。即使是已经到了耄耋之年,我们依然可以保持明亮的眼睛,拥有超人的眼神。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2010年,我依然会微笑
下一篇:贊美女人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