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流行连环画

曾经流行连环画

轮理散文2025-04-29 15:49:15
六年求食生涯,都是在学校度过,稍一用心,就容易发些感慨。因见现时流行《老夫子》、《乌龙院》、《喜羊羊》、《少男少女》杂志之类,便忆起十多年前的校园读物。虽只二十大几,正是郎当年纪,却也有感时怀旧之思,
六年求食生涯,都是在学校度过,稍一用心,就容易发些感慨。因见现时流行《老夫子》、《乌龙院》、《喜羊羊》、《少男少女》杂志之类,便忆起十多年前的校园读物。虽只二十大几,正是郎当年纪,却也有感时怀旧之思,真是没得法子。
家里的书都是老爹年轻时买的,有《西游》、《聊斋》、《保卫延安》、《虾球传》等小说,还有百八十本连环画,大多是革命战争题材的。我觉得连环画与现在所谓漫画、卡通的区别就是它是写实风格的,跟我们做学生时一样,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而现在的学生与时俱进,基本上是“颠覆性革命”,适合他们欣赏趣味的读物自然也乱七八糟、花里胡哨了。
然而进步之中是有退步的,过去的教育唯有教学生死记硬背、唯书是从,现在开始重视培养想象力(虽然应试教育一如既往,但毕竟有这么一说),老师也就不太提倡引导读“古董书”了,动漫便整个占有玷污了想象。
我爱上文学,喜欢画画,便是从连环画开始的,穿开裆裤时只会看图,所有人物形象都是“人人”、“小娃娃”,还撕书,被老爹打过巴头(巴掌砸在头上),后来专看打架打战的(男孩嘛,是吧!)再后来会看看一般生活的,再再后来感到不过瘾了,得,直接读小说去。画画也是,先蒙上纸摹,接着照着临,越来越像,越来越复杂。我们那时是几乎不上美术课的。
现在,很少有画家再去画连环画了,费事,也没有市场,书店还可见到旧作,也是束之高阁。你说《老夫子》之类就很适合当今青少年吗?只不过他们没有其它选择罢了,此类作品,形象苍白,表现手法单调,故事情节平庸,你说天真就一定幼稚简单吗?就不向往丰富吗?就只喜欢傻呵呵地搞笑吗?就不想了解另外的世界吗?
这种永远低层次的阅读导致学生连一些很起码的常识都不具备,情感得不到培养,想象力呢?谈不上。不进入虚静或迷狂的氛围,想象从何而来?想象并不是不像的反义。
学校教育起的是引导的作用,你跟学生说红旗红领巾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有什么用,他们照样用它去擦桌子,只有去读读《林海雪原》、《烈火金钢》、《铁道游击队》,也许会慢慢地有点儿感觉,“寓教于乐”是有些道理的。想象正是从静穆的状态中开始肆意,比如阅读入迷之时,听音乐陶醉之时,它不是老师一声令下,小组开始讨论可以召之即来的。
连环画至少有以下几个长处:一、题材广泛,应有尽有;二、表现手法多样化,彩色、线描、版画,其中不乏名家名作,画面耐看;三、连环画大多改编自中外文学经典,图文并茂,为青少年了解、理解艺术巨著搭下了跳板;四。因为是改编自表现广阔生活及其进程的文学名著,因此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多方面的常识。基于此,我们应该把连环画重新提倡起来,让它与漫画、卡通并驾齐驱,给孩子们多一个选择。这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来做,特别是文化教育部门。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