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乌拉草
乌拉草是东北地区的一种特有植物,生长在沼泽草甸子的”踏头”上,入秋以后,这种草生长成熟,便可割下扎成小把,阴干后储藏起来,到用时再用木榔头砸,就会变的棉软异常,其特点是温性特好,又结实耐用。东北人就地
乌拉草是东北地区的一种特有植物,生长在沼泽草甸子的”踏头”上,入秋以后,这种草生长成熟,便可割下扎成小把,阴干后储藏起来,到用时再用木榔头砸,就会变的棉软异常,其特点是温性特好,又结实耐用。东北人就地取材,用这种草絮鞋过冬,于是那种用猪皮或牛皮逢制的鞋便被称为乌拉。五十年代的家乡人个个都很穷,穿胶鞋、大头鞋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河边都结冰碴子了,孩子们还光着脚丫子走六、七里路去上学。在共和国成立的第二年我刚满五岁时,便和乌拉草打上了交道,每天穿着不知爷爷从哪里捡来的破乌拉和邻家的孩子打冰猴,打出溜坡,虽然是冰天雪地,但双脚却暖融融的,无一丝冷意。那时屯子里的男人不论是老头还是刚会走路的娃娃,清一色穿着这种絮着乌拉草的乌拉,它样子虽然很难看,但保温耐用的特点着实成全了十分贫穷的东北老乡,所以东北的先民们都对乌拉草情有独钟,称“关东城,三宗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在东北人的心目中乌拉草已经成为须臾不可离开的宝物了。因为穷伴随乌拉和乌拉草,度过了我童年时代。直到六十年代初我考入中专离开家乡进入城市才穿上胶鞋,那以后我就极少见到这种草了。
六十年代中期,我参加工作来到遥远的西藏,在那里我接触了众多的外省人,每当闲聊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说自己的家乡好,而差不多哪个省都有“三怪”、“三宝”之类的传说,但是,最上口最吸引人的当数东北“三宝”了。所有的外省人都会背诵“关东城,三宗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可是什么是乌拉草他们却一无所知,于是我就成了乌拉草问题专家,尽我所能很他们白话关于乌拉草的一切,越白话乌拉草越神秘,他们再三恳求我休假时带回一些让他们开开眼界。六十年代末,我第一次探亲回桦甸,使我大失所望的是,关东城里的“三宗宝”里以没有了乌拉草,取而代之的鹿茸角,听起来一点亲切感也没有,也引发不起来自豪感,所以,假期满了我只好空手而归,没有心思给西藏的朋友带回一点乌拉草。
八、九十年代家乡的老百姓开始富了起来,当地再也没有人提及这种草了,我的孩子都快三十岁了,只隐约记得家乡有这种东西,但究竟是什么样子,做什么用的却一概不知。他们都参加了工作,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他们的孩子也都当上了“小皇帝”,差不多要啥有啥。乡下的那些穷亲戚的后代们也常常成帮的进城买东西,穿着讲究旅游鞋、皮鞋,一路谈笑风生,与新一代城里年轻人相比并无逊色,但与城里青年有区别的是他们都清楚的知道屯外的草甸子里到处都是乌拉草,可乌拉草再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了。
于是,为东北人祖祖辈辈做出杰出贡献的乌拉草只有默默的伏卧在沼泽甸子的“踏头”上自生自灭,再也无人搭理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