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一怀山水

揽一怀山水

卧苫枕块散文2025-11-09 09:22:02
皖南首圩大公圩,位于当涂县东南,绵延80公里圩埂长龙般舞动在青弋江、水阳江水系下游,揽一怀山水,固若金汤锁住洪魔,拱卫着30余万亩耕地,25万人口的幸福家园,好似一幅山水相连的水墨画。大青山高昂着龙头
皖南首圩大公圩,位于当涂县东南,绵延80公里圩埂长龙般舞动在青弋江、水阳江水系下游,揽一怀山水,固若金汤锁住洪魔,拱卫着30余万亩耕地,25万人口的幸福家园,好似一幅山水相连的水墨画。
大青山高昂着龙头,唐代大诗人李白长眠在绿水青山中,平添了这块土地的灵气和神奇,使圩乡充满了诗情画意。“不学诗,无以言。”孔圣人教诲学子如斯说。李白一生七次来当涂,留下了5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姑孰十吟》勾画了圩乡的雄伟瑰奇,山水秀美,诗人对这块热土深深眷恋,流连忘返,魂归于斯,文脉渊源流长,马鞍山被赋予“山水诗都”。诗城因李白而著名;李白因诗城而沉醉。到大青山太白墓凭吊诗仙李白成为一道风景线。国内外文人墨客追悼心中的偶像,瞻仰这座“秀口一吐半个盛唐”的诗峰,引无数诗人抒情咏怀,诗兴大发,领略胜景,探访遗迹,耳畔仿佛响起李白的诗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桃花盛开的大青山把李白抒怀的意境,渲染得绚丽多彩,灼灼其华。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万木竞翠。在这“沾衣欲湿杏花雨,拂面不寒杨柳风”的诗意江南,人间仙境——当涂护河园艺村桃花林吸引着你,牵动着你,陶醉着你。那是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十里桃林,万亩果园,飘荡着欢歌笑语,氤氲着盎然诗意。园艺村坐落在大青山下,护驾墩畔。春天桃花盛开,灿然一片,书写着厚重的历史:这里是汉朝光武帝刘秀落脚护驾的地方。当年这位汉皇帝巡视这里,众将军和老百姓浩浩荡荡护驾保行,取名“护驾墩”。这里的晋墓群遗址,琉璃瓦窑址群给游客留下一个个令人神往的谜,更有诗仙李白当年纵情山水,最后魂归青山脚下的记载,说它是仙境一点不为过。那延绵十里的桃花,粉红杂着浅红,浅红套着深红,翡翠般的绿叶映衬得花容妩媚,花枝招展。山是花、圩是花、田是花、院是花,满眼“桃花渐欲迷人眼”。连那一池春水——桃花潭也倒映着朵朵桃花,彩虹般影影绰绰在水中飘悠。眼前的大青山山石嵯峨,满眼苍翠。桃花粉粉嘟嘟,灿若云霞,把圩乡的仙境出落得格外妖娆。桃花仙子展开笑颜,朵朵花瓣好像一张张粉嫣的脸庞。花蕊酷似美人的睫毛,睫毛下一双双脉脉含情的花萼贮满了娇羞,顾盼生辉,别有一番情致立枝头。清风畅吻,蜜蜂嗡嗡,彩色的飞蝶在红色的花丛中穿梭飞舞,格外好看,好一幅“阳春采蜜图”,难怪南北朝山水诗人谢眺对这里情有独钟,在此结庐,李白追踪而至。
令人自豪的是安放诗魂的地方,拔地而起诞生了一座城市——文明诗城马鞍山,人文荟翠,闻名遐迩。历史的车轮滚滚碾入21世纪新时代,数万人民辛勤描绘秀丽的山水,抒写现代化诗篇。桃花飘香,草莓满枝。这里的山水吸引了无数游客纷至沓来。美丽乡村詹村成为安徽第一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之一。进入村庄,满眼翠绿、金黄,粉红和雪白,一排排农舍坡屋面,白色包角墙、腰鼓线、红窗边,通透栏、地脚线,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把这里装扮得格外美丽富饶。放眼一看,还有桃花村,万山村、园艺村……无不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美人在向游客展示自己的万种风情,百般妩媚。这里的农民纷纷开起农家土菜馆,农家美食胜花香,游客可以尽情品尝地道农家菜,绿色环保,吊起舌尖上的味蕾。游山玩水,赏花品茗,认养桃林,收获“莓”好。兴之所至,游客可以攀登大青山,沿着盘山大道,游客登顶放眼远眺,只见山下的油菜花似一匹匹金黄色的地毯铺展开来,和粉红、浅红、深红的桃花交相辉映,鲜艳灿目。
翻阅描写桃花诗歌的历史,最早的要算我国第一篇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人用桃花的艳丽比喻姑娘美好的青春,渲染了结婚喜庆的气氛。到了唐代咏桃花的诗句更是俯拾皆是: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成了千古传唱。还有杜甫的“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写活了“桃花朵朵,满园春色”的好景象。到了宋朝的陆游、苏东坡都有咏桃的好诗句。诗言志,歌抒情。在十里桃林里,我们回顾历史,吟诗作歌,情不自禁唱起蒋大为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林环绕着秀丽的村庄。啊!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诗诚大地是孕育桃花的沃土,也是生养梓民的热土。
来到龙门水库和太白湖,映入眼帘的是清波涟漪,倒映水中的花红叶葱,在清风吹拂下,飘来桃花的芬芳和泥土的清香,沁人心脾,气闲神定。这里的果林经济呈现勃勃生机,春天过后,万亩果林的硕果在清风中向你招手:“青山桃”个大汁甜鲜嫩,保你尝尽鲜美。利用这里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园艺村现在成为一个集旅游、商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园艺“农家乐”品牌,生态旅游和规模农业同步,经济与文化互相促进,展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璀璨图景。
桃花与春天同在,与诗歌同在,与人们的祝愿同在,人们把希冀播种,收获累累果实,山是宝,水丰泽。龙头舞活带动了龙身其他五个水乡飞跃发展:乌溪的蟹苗养殖,黄池的“金菜地”,石桥的乡镇工业,大陇的葡萄,特别是塘南水乡的螃蟹,成为全国水产科学养殖的示范。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代大诗人白乐天吟颂江南的长江之水色彩斑斓,构成长江水系的沟塘渠汊,星罗棋布在水乡。清澈的水像一面面镜子,水中云影绰绰,颇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意境。有个美丽的传说:天上仙女失手打碎了镜子,镜片纷纷扬扬散落在圩乡,珍珠般晶莹剔透,光洁可鉴。这里物华天宝,地杰人灵,民风淳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鱼米之乡。一物一件浸润着水的灵秀,一言一语充溢“格,掐”吴音。天蓝水碧,空气清新,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它伫立在龙身的腹地,芳名叫“塘南”。
“圩田岁岁止逢秋,圩户家家不知愁。”是当涂圩乡的真实写照。踏入塘南,脚下一踩就是一个个历史典故,南宋时,塘南镇边有一湖塘,叫缅湖塘,其南边有有一亭阁,起名塘南阁。一棵棵老槐树郁郁葱葱,古朴蒼虬,满树繁华,泛出银光,蔽荫着“藏皇阁”。从镇上来到相距18里的龙华寺,有一座99间半的寺庙,有和尚千余人,香火鼎盛,建筑宏伟。建于南宋景定年间。青年时期的朱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