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菜筐

一个菜筐

宜岁散文2025-08-13 05:29:18
每每看见或听说现在的中小学生上网成瘾,荒废学业,乃至走上歧途。我就想起我们的童年时代,学校以外唯一提供给我们的是无边无际的田野。也许现在的学生会说,亲近自然,走向自然,多么美妙,多么惬意,我们做梦都想
每每看见或听说现在的中小学生上网成瘾,荒废学业,乃至走上歧途。我就想起我们的童年时代,学校以外唯一提供给我们的是无边无际的田野。也许现在的学生会说,亲近自然,走向自然,多么美妙,多么惬意,我们做梦都想呢。可那个时代的我们却不是为着追求这份雅趣走向田野的,而是为了完成一种使命,负起一份责任。那就是提个大菜筐,满世界里的寻找野菜,每年供起一头猪,卖掉后换来半年的学费和油盐酱醋钱。

兄弟姊妹中我排行老大,从小就养成了为父母分担家务和忧愁的习惯,家里喂了一头猪,我便把供养它的任务自觉地承担了起来。周一到周六的几天里,下午放学的铃声刚响,我便收好了书包,急忙地跑回家,把书包往旁边一撂,拎起菜筐便下坡去了。因为时间短,只能在离村较近些的地方,这些地方来挖菜的人多,也就只能凑合着弄些回家,作为小小的补充。正经的准备要数周日了,时间长,我们约上几个,有时是十几个小伙伴,到离村子较远的、较偏僻的、少有人去的田地里,那里的菜多、菜肥、品种也全,会有很大收获的,这是经验。

星期天一大早,匆忙吃过饭,伙伴们互相喊着,挎上各自的菜筐,一路说笑逗闹着向着我们那片理想的田野出发了。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举目望去,满眼的碧绿橙黄,映着天上刚升起的一轮红日所放射出的万道金光,真是美极了。布谷鸟也开始扇起它的翅膀,扯起它的喉咙,盘旋着,歌唱着,那好听的“布谷”声都引起了我们当中的“小歌唱家”的妒忌。田野里的露水还很重,走不多久,我们的鞋子都被打湿了,连同裤腿衣襟也潮乎乎的,嗅着待熟的小麦发散出来的诱人的清香,嘴馋的我们是管不住自己的,一人掐一颗麦穗放在手掌上,两个手掌上下用力的搓磨,不一会,麦皮便脱落了,因不十分成熟,所以有些麦皮还是贴在麦粒上的。不妨事,我们仍是吃的津津有味。到达目的地,每人选好自己的区域便忙开了。身子蜗居在麦垄里,两手不停地抓弄着,汗水和着泥土顺着发梢、脸颊流了下来,全然不顾,满眼里的都是夫子苗、青青菜、灰菜子、曲曲菜、大耳朵菜等等,挥不去的汗水,说不尽的喜悦,换化成成堆成堆的鲜艳的各种各样的野菜。估计时间差不多的时候,便把一小堆一小堆的菜集合起来,抱到菜筐旁边,然后一层一层地放在筐子里,逐层的用脚使劲的踏踏,使其毫无缝隙,到顶层时还要往外伸出一截,以便装得更多一些。每个人的筐子都满满的,我的菜筐比他们的大,而且还要比他们装得更解结实一些,才算满意。装好后,到河边洗洗脸,再拢拢头发,整整衣服,准备回家了。筐子装成那样,是无法提的,我们有自己的办法,把筐子高高的举在头顶上,就像朝鲜人用头顶顶东西那样(那时,正时兴放朝鲜影片,我们可是场场不落的,很是羡慕朝鲜人头顶东西的功夫)。一行十几人头顶大菜筐,走在弯弯曲曲的田埂上,远远望去真是一道奇特的美丽的风景,田里干活的人投来阵阵喝彩,我们也像凯旋的将军似的,自豪极了。回到家,把菜散开,凉在背阴处,便是圈中那头大肥猪近一个个星期的美食了。

欣幸的是有时还会有另外的收获。沿小河边挖菜的时候,还常常抠到螃蟹,当看到四周有些茅草覆盖的一个小孔时,仔细瞧瞧,孔边似有东西爬过的痕迹,伸手一试,孔渐大,这时需小心的探手进去,触到硬硬的盖子,用力捏住,一只肥肥大大的横行将军——螃蟹,便成了俘虏。拿回家,清水加点咸盐一煮,鲜美极了。不过有时也会判断失误,那次我就曾探手进去,结果抓出来一条小蛇,吓得魂窍出体,一下子瘫坐在了水中。倘在春末夏初时节,挖满菜天尚早,沿小水沟寻寻,看看水发浑且冒小水泡的地方,准有不少鱼的。几个小伙伴迅速在两端垒起堰子,然后找来些能舀水的东西,将截在中间的那段河水向两边排,这个时节河水是不大的,很快便把水排干了,一条条小鱼无奈的突兀出来。拿回家做一顿小鱼汤,饱餐一吨,爽啊!淤泥较多的地方还有泥鳅,泥鳅可是顶狡猾的,需瞅准时机,手指打成钩状,一下用力把它钩紧,以免它逃脱,又钻进泥中,要不可是太扫兴了呀。最得意的要数跟在生产队养鸭人的后面了,他赶着几百只鸭子前面走着,说不定哪几只鸭子下蛋错过了时间,没把蛋下在圈中,而是下在了放养途中,这可让我们捡了大便宜,高兴的小嘴张得比那鸭蛋还大。这种情景,一直在成年后的许多梦境中都时常再现。

时代给了我们的少年生活许多辛苦,同时也赐予了我们许多的财富,让我们能在衣食不得温饱的境遇中寻到出路,维持着生计,且磨练了自己。如果说我能学到些许勤勉踏实、不浮不夸的品质的话,首先要归功于少年时代伴随我的那个大菜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