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贵州“八大怪”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我们的工厂是从东北搬迁来的,就坐落在著名风景区龙宫不远处的群山之中,工厂的周围除了有汉族村寨外,还有许多苗族和布依族村寨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我们的工厂是从东北搬迁来的,就坐落在著名风景区龙宫不远处的群山之中,工厂的周围除了有汉族村寨外,还有许多苗族和布依族村寨。刚建厂时工厂里的职工家属多数都是从北方来的,与本地人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有很大不同,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感觉很新鲜,工厂里的人们就把这种独特的风俗习惯形容为“八大怪”。在贵州,“八大怪”的说法不止一个版本,那时我们听说“八大怪”是这样一个版本:第一怪,石板当瓦盖。
在全国的大多数地方,房顶都是铺瓦,但在贵州的很多村寨老百姓的房子的房顶上盖的是薄薄的石板。贵州是喀斯特地貌,不少地方的石山上有页岩,即一层一层薄板状的岩石,本地人就地取材,直接用山上采下自然成形的石板、石片做瓦盖房顶,无需加工,据说冬暖夏凉,远望若鱼鳞波纹,美观实用。
第二怪,头上缠布带。
本地人喜欢头上缠布带,不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成年人头上都缠着长长的布带。他们平时头上缠黑带,办丧事时缠白布带。那时候北方一些农村人是用布条当腰带,冬天里棉袄外喜欢扎一条布带,所以人们戏称是“头上缠着裤腰带”。
第三怪,树皮当药卖。
那时候工厂里没有菜市场,休息日大家就去附近的集市上去赶场,场上卖的东西大多数是蔬菜,在一个个的装蔬菜的簸箕中间还摆放着装着树皮的簸箕,大家感到很奇怪,因为以前在菜市场上从来没看到过卖这种东西,老乡说这种树皮叫杜仲,是一种补品,可以用来泡药酒,也可以用来炖子鸡。
杜仲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一般是在中药店里卖,人们看到它在菜市场里卖觉得很奇怪。实际上人们觉得奇快的不是树皮能当药卖,而是树皮在菜市场卖,只是这样说顺口就这样说了。
杜仲是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表皮是草质,内有韧性较强的白丝相连,树皮剥光后还可再生,只要保护好母树,便可以经常剥皮,一年一次。杜仲药用价值很高,性味平和,在我国是名贵滋补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杜仲酒是补阳益寿的保健酒,具有补肝肾强腰膝之功效,很适合肾虚腰膝酸软无力者服用。用杜仲可以做很多种药膳,人们最常做的药膳就是用杜仲煲汤,最常见的有杜仲排骨汤,杜仲牛骨汤,杜仲炖仔鸡,杜仲猪腰汤等。
杜仲是贵州的特产,在山上比较容易采到,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杜仲是一种很好的滋补药品,本地人喜欢用杜仲泡滋补药酒,做药膳,在菜市场卖杜仲也就不奇怪了。
第四怪,草根当菜卖。
当地的老乡们经常在野外挖一种草根赶场的时候到市场上卖,这种草根白白的,闻上去有一种腥腥的味道,本地人把这种草根叫折耳根,那时候在北方没有这种草根卖,北方人没见过。
折耳根学名鱼腥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喜欢生长于沟边、溪边和潮湿的环境里,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应用极广的中药材,其根茎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之功效,是治感冒名药“板蓝根”的原料。
贵州人喜欢用折耳根烹制菜肴,最喜欢用折耳根来做两种菜,凉拌折耳根和折耳根炒腊肉。
最初见到折耳根还以为是茅草根,但抽一根一尝,跟茅草根不是一个味,味道腥腥的,觉得很难吃。在贵州生活时间长了,已经习惯了折耳根的味道,尤其喜欢贵州的那道有名的菜肴折耳根炒腊肉。
第五怪,鸡蛋串起来卖。
我们都很好奇,鸡蛋怎样串起来卖的?但大多是人只是听人说,并没有亲眼见过,不知道鸡蛋究竟是怎样串起来卖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亲眼见到了串起来卖的鸡蛋。大约十多年前,本地产的桃子上市了,单位确定到不远处的断桥购买价格便宜的桃子发给单位职工做福利,我和一个同事负责去采购。在断桥,我见到了串起来卖的鸡蛋,原来所谓的“串起来”就是用稻草像编草鞋一样把鸡蛋编成一串一串的,卖鸡蛋时是论“串”卖,谁买鸡蛋,整串的买走,拎起来走山路很方便,看上去很有趣。
第六怪,没有辣椒不成菜。
说道吃辣椒,有一句顺口溜就能说明贵州人喜食辣椒的程度,“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贵州人喜食辣椒在全国是有名的。
贵州是山区,潮湿多雨,下雨时特别阴冷,大家形容贵州的天气是“天无三日晴”,“下雨如过冬”,吃辣椒可以驱寒祛湿,所以本地人喜食辣椒。
贵州人的饮食,几乎所有的菜肴都要放辣椒,即把辣椒作为蔬菜食用,辣椒又是每餐必备的调料,贵州人说“不吃辣椒没得味”,说北方人炒菜不放辣椒“白查查来没法吃”。
本地有一道特色菜叫做鱼鳅辣椒,其烹调方法是把青辣椒放入炒菜锅里用小火干煸,待辣椒煸软开始起泡时加入适量的油、盐和豆豉继续炒一会儿起锅装盘。本地人把青辣椒叫做“毛辣角(guo)”,鱼鳅辣椒叫做“鱼鳅辣角”。
本地人用辣椒做调料烹调菜肴有很多种做法,各有各的味道。
筒筒辣椒,就是把干辣椒切成一截一截的像一个个的小筒筒,用来炒家常菜。
油辣椒,把干辣椒烤干或炒干至干脆,在石臼里舂碎装在钵钵内放入少许食盐,菜油或调合油烧至九成热离火晾凉一会儿,然后把热油倒入装舂好的辣椒面的钵钵里边倒边搅,让辣椒面均匀受热,待油完全冷却油辣椒就做好了。贵州出产的的“老干妈”牌油辣椒全国闻名,是中国驰名商标。
糊辣椒,用干辣椒烘烤至微焦后碾碎,主要用来拌凉菜和做蘸水。
糟辣椒,有的地方叫做“剁椒”,是用新鲜的红辣椒和姜、蒜一起剁碎,再加入盐装坛,酸辣可口,可烹制很多菜肴。
糍粑辣椒,把干辣椒洗净泡软,加入适量嫩姜、蒜末和食盐一起捣成浆状,可炒辣子鸡、烧回锅肉,味道独特。
在贵州也生活了四十多年了,我吃辣椒的能力还是很差,一吃辣一点的东西,不光舌头受不了,耳朵也会痒的难受,鼻涕眼泪不住的流。我不敢吃太辣的辣椒,喜欢用糟辣椒炒菜,喜欢食用“老干妈”豆豉油辣椒。
第七怪,厕所随身带。
这是本地苗族妇女的一种生活习惯,本地的苗族妇女服饰是穿裙装,多是穿那种百折裙,当需“解手”时,随时可蹲下,裙四下张开笼罩,宛若一天然厕所,这种场景我也曾亲眼见过。那是在刚到贵州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一群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