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十岁
十年弹指一挥间,育儿的点点滴滴,当初的五味杂陈,如今回想起来无不蕴含着淡淡的清香。儿子六个月的时候特爱逗,只要你用一本书遮住脸,猛的一下子拿开书,露出脸并伴着一声“哦”,他一定会“咯咯咯”笑个不停,只
十年弹指一挥间,育儿的点点滴滴,当初的五味杂陈,如今回想起来无不蕴含着淡淡的清香。儿子六个月的时候特爱逗,只要你用一本书遮住脸,猛的一下子拿开书,露出脸并伴着一声“哦”,他一定会“咯咯咯”笑个不停,只到你逗累了他笑累了,这时,他笑得没声音了,脸上依然带着灿烂的笑意。我们猜他一定不喜欢刘欢,每次当我们在他面前唱“风风火火哦”这句歌词时,他的脸就会从“阴”转“晴”,只要再重复两遍,他就会很伤心的流泪,让人忍俊不禁。
八个月大之前,儿子的身体一直都很好,除了打预防针,没进过医院。八个月的时候停止让他吃母奶,结果他胖嘟嘟的身子象是几天就变瘦了,看在眼里着实让人心疼。更让人心疼的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儿子就经常生病,我归结的是:一周一吃药,一月一打针,一季住次院。打针那场景至今都让人心悸不止,好在是我的小孩真的很乖,他头上吊着药水管,却聚精会神地听大人故事,或者是和我玩手指游戏。到如今,他坐长途车,都能够自己一个人玩很长时间的手指游戏。本来不迷信的我,也宁愿相信“贵命贱养”的说法真的有效,于是给儿子起了个“狗剩”的小名,直到现在,我叫“臭虫王”,儿子也会很乐意的答应。
由于没人帮忙照顾,妻子就让刚过四岁的儿子上了小学。那时住在中学里,离小学很近,每天都是几个小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放学后一起在学校院子里玩。我们家孩子最小,小朋友们都让着他,而且他又不爱哭不会骂人,孩子们都喜欢和他玩。乡村里的学校院子很大,到处是深深浅浅的草,还有几片大树林。孩子们都爱在那里扑蝴蝶抓蟋蟀,再就是玩过家家。要晚饭了,总要扯开喉咙喊半天,不知他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的,全身泥巴狗一样,满头大汗,混着泥,脸上象画了京剧脸谱,就剩个眼睛扑闪扑闪。玩得开心,吃得也多,小家伙身体也渐渐棒起来。有时候,他晚上把被子蹬开凉了半晚上,也顶多咳嗽几声,流点清鼻涕,过两天就好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小家伙就喜欢上吃肉,每天都吃一天三两。有一次,把他喊回来吃饭,见到饭桌上只摆了一碗青菜,他马上很不高兴地抗议:“就一个菜?!”
儿子一直不喜欢上学,成绩也不是很好,读二年级了,加法都不是太熟练,妻子很担心,正好,我到汉川工作,妻子就想办法把儿子转到了实验小学。她说:“汉川的老师强些,教学质量高些。”我不以为然,我总认为,只要儿子身体健康,有个好性格,考大学不是惟一出路,童年时代就是应该玩耍,于是,周末只要天气好我又有时间,我都会坐车送儿子去中学。快乐了两天,星期日的黄昏我们回城时,儿子总是念念不舍,故意拖延时间,再就是反复问下个星期还来不来,除非得到满意的答复才会慢慢地随着我们离开。
职业习惯使然,当老师的妻子看到儿子考分没什么起色,不管我们喜不喜欢,硬是买了一大堆学习资料,什么小天才英语、小学奥数、英才教程,还整天在我的耳朵边唠叨“要给儿子补习,否则就会误了儿子将来。”实在受不了,只好受命,反正儿子也听不懂,记住了也忘得快,儿子的成绩便一直在中等游荡,我也颇满足,只要求他上课、做作业、睡觉三件事上一定要认真就行了。儿子喜欢听故事,我便引导他多看书,从儿童画册开始,现在小家伙已经看了好几本纯文字书籍了。同所有的小朋友一样,儿子也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我没有完全禁止,从一开始,我就向他说明,平常要上学,要早睡,只能周末看一个小时电视或者是玩电脑。为了作表率,我从不在孩子面前做这两件事,孩子也很遵守规则。
很多熟人都说我的孩子长得好,长长的睫毛,眉清目秀,其实,孩子在四岁多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眼睑上至今还留着一道深深的印沟,亲戚朋友都觉得可惜,我却觉得人美遭忌,物美易折,破了容貌未必是件坏事,世间的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接触过我们家孩子的朋友都羡慕我儿子听话懂事,其实孩子长这么大,我就打过他两次,一次是他多次吃学校周边买的零食并且不承认,我教训他让他知道撒谎是要挨打的,还一次是他外婆照顾时,独自从学校回家,让老人家找得好辛苦,我K了他。一般情况下,我最多板着脸,说几句,而且大多是他做事不认真。说实话,要不是我脾气特暴,有时无法克制,我真是一次都不想训他,倒不完全是孩子听话,因为我认为孩子与我在这个天底下是平等的,我不应该批评他,况且也许多了责骂,反而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顺其自然,多些引导,少些压制,他的人生也许会更辉煌。
今年,孩子整整十岁了,已经齐到我的肩膀,再过十年,他肯定会比我高。有一天,我坐在小凳上,儿子拨弄我的头发,象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大声说:“爸爸,你有根白头发。”我听时,先是心里一紧,再想想自己已经是“奔四”的人了,便不再奇怪,只是感触时光过得可真快,年少时希望能快些过的时间真的快了起来。望着眼前正茁壮成长的儿子,油然生出一丝丝满足感和幸福感。在享受这样的感觉中,便想到,自人类出现以来,无数有如我这样的父亲和这样的儿子,慢慢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沐浴着清香,将文明的火种传递下去。
斯可庆哉!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