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宋史
在中国古代,北、南两宋大概是最屈辱的一段历史了,先有辽、金,再有西夏,最后是蒙古人马踏中原,灭了南宋,三百余年的宋朝就此完结。就国家主权而言,宋朝连晚清都不如,晚清只是割地赔款,而宋是亡国。懦弱的赵宋
在中国古代,北、南两宋大概是最屈辱的一段历史了,先有辽、金,再有西夏,最后是蒙古人马踏中原,灭了南宋,三百余年的宋朝就此完结。就国家主权而言,宋朝连晚清都不如,晚清只是割地赔款,而宋是亡国。懦弱的赵宋王朝未能承继汉唐雄风,反而在开国伊始就受制于北方强敌。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一直想从契丹人手中收复燕云十六州,但致死未能了却心愿,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也曾想北伐,完成统一大业。此时契丹已建国,号大辽。太宗与辽人几次战争,却连遭败绩,幽州一战,宋几十万大军丢盔弃甲,太宗本人身中数箭,险些丧命。此后,太宗采取消极防御策略,修寨布阵,不许出战。北伐一事在以后数百年再无提起。中国历史上从秦朝开始,就与外族不断发生战争,始皇帝为抵御匈奴族入侵而修建万里长城,同时主动出击匈奴,迫使匈奴人北迁。大汉王朝一直到汉武帝,亦开始对匈奴族实施大规模反击。卫青、霍去病率领汉家将士在大漠里纵横驰骋,汉家儿郎的战刀在风沙里铮铮作响,经过腥风血雨几十年征战,曾经悍勇善战的匈奴族竟然在中国的版图上消亡了。而唐代的的强势王朝以及军事行动中的磅礴之势,国不可辱的雄威至今在人们心中荡气回肠。就是现在,国人也每每以汉人和唐人自居。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驿兵变,代周建宋,制定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到宋太宗时因在对辽战争中连吃败仗,元气大伤,于是实行“守内虚外”,被动防御。这种“尚文轻武”和“守内虚外”政策竟然延续近三百年,文人被推崇备至,武人却受到冷遇,不被重用,而文盛武衰的结果,直接导致汉民族尚武之风衰落。宋朝自太宗之后,国势便日渐衰微,奸人弄权,后宫主政,皇帝声色犬马,不理国事。从宋真宗到亡国皇帝赵显,一个比一个胆小怯懦,几百年来一直向外族纳贡求和,卑躬屈膝。
宋朝有许多令人不解的地方,一方面,宋代武备松弛,将庸兵弱,靠花钱纳贡换取和平稳定;另一方面,宋代又是一个政治宽松、言论高度自由的社会。宋代科技文化继承了汉唐成果并发扬光大,无论在经济还是科技,宋代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各种学科都领先于世界水平。宋词更是两宋文学的辉煌代表,被称为一代文学之最,有“诗盛于唐,词盛于宋”之说。宋自开国以来一直实行文人政治,但文人治国有一个通病,就是理想高于现实,文人最大的毛病是看不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宋代文人中也有不乏关注国家命运、呼吁抵御外患,杀敌报国之人。陆游、辛弃疾等人词风雄奇豪放,词中贯穿爱国主义豪情。然而宋词中更多的还是“乱花深径,画楫环溪,屡陪欢醉”之类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之作。宋人的开放、自由程度是历代王朝无法比拟的,酒肆茶坊,歌厅青楼,词社、诗社、文社随处可见。宋代的妓女业异常发达,而且划分细致,有官妓、市妓、私妓,还有艺妓、色妓。繁荣的经济为宋朝带来无穷魅力,浪漫华丽的文风影响了几个时代,真可谓日日弦管,夜夜欢歌。宋词的妩媚艳丽,文字的婉约悱恻,描写的深入细腻都是前无古人。经济的繁荣又刺激了奢靡的风气盛行,而奢靡之风又加速了宋朝的灭亡。外有强敌入侵,内有文人误国,南宋小朝廷偏隅临安却不思收复中原,依旧莺歌燕舞,金迷纸醉。“身有沉疴常卧榻,心无城府却缠绵”就是对当时文人矫情饰行,无病呻吟的真实写照。宋朝就如同貌美的女人,虽花枝招展,软玉温香,却没脑子,屡被外族强暴、蹂躏而不思反抗。金人围攻京城,朝廷一味求和,大量金银送与金人,京城被搜刮一空,无数百姓被逼致死,如此亦无法满足金人要求。残暴的金人竟将徽宗、钦宗掠走,一路上,嫔妃、宫女被金兵奸淫侮辱,许多宫女为免受其害而自尽。朝廷的软弱,金人的暴行,至今想起仍然令人切齿痛心,若干年后徽宗、钦宗二帝先后死于边陲小镇五国城,而写出《满江红》,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的岳飞,竟被南宋小朝廷主和派冤杀,“靖康之耻”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屈辱的一页。
宋朝留给我们的教训就是: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文治武备。无论什么时候,没有强大的国防,经济再繁荣也只是昙花一现。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