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候雨停

静候雨停

僧制散文2025-04-19 22:08:38
老天爷的脾气和我的心情一样坏,瞧,又是风,又是雨。宽大的法桐叶子被风吹得就像是手里的念珠,噼啪作响,偶尔,几只刚刚从水里捞出来的湿漉漉的燕子从窗前溜过,晃晃悠悠似乎马上就会掉下来,心情一时很是愉悦,然
老天爷的脾气和我的心情一样坏,瞧,又是风,又是雨。宽大的法桐叶子被风吹得就像是手里的念珠,噼啪作响,偶尔,几只刚刚从水里捞出来的湿漉漉的燕子从窗前溜过,晃晃悠悠似乎马上就会掉下来,心情一时很是愉悦,然而又想到即使是燕子,也能有勇气在雨中爬来爬去,但是人却只能缩在水泥盒子里,便不由怒哼一声,掉转头去。按说,在雨中漫步也是一种潇洒,但是这种潇洒,却非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非不为也,实不能也。这是一种规矩,或是约定俗成,或是上下默认的潜在契约。规则这个东西,需要遵守,就如同棋牌游戏,如果有人不守规则偷藏一颗麻将,轻者众人不悦,重者开除出局,当然,规则可以打破,但是其后果,却非吾之闲人所愿了,也许有人会把大义挂在旗头,可惜的是,天道之下,熟非蝼蚁?破坏者又是建立者,革之一卦,深之,慎之。
听一曲《且吟春踪》,悠然望窗外,那些高高的法桐就像家乡的山顶,雾朦胧,雨朦胧。家乡的山,既不奇险,也不秀丽,白山余脉,却未得白山的韵味,物产更是说不上丰富,要说值得怀念,其实还是那种温馨山野的味道。其实,山就是山,山没有情绪,但是走过见过山的人,却留下了自己的情绪,在一些人眼中,这是宝贵的记忆,在另一些人眼中,或许就是通向梦想和财富的阻碍。吾不知愚公移山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太行王屋真的很讨厌,但是“人非物非”之后,就一定也是欣喜?崎岖山路,虽是不便,却也砥砺身心,更有云天胜景,通途固然达宽,亦培植惰性,试问,若到今天来,王屋太行也是风景点,不知愚公的后人们,是否会暗暗计较,彼“愚公”之名,何其智也?时间如水,很浅显的比喻,自然也很贴切,流注生,流注住,流注灭,循环不息,流转不息,其能改变一切,或许往昔的阻碍如今却是捞钱的耙子,世事纷纭变迁,谁又说得准呢。
水汽氤氲,茶香满室。最喜大红袍,非为其名,而是茶中夹带的草香,那是山野的气息,铁观音太重,龙井太熟,山人本就在红尘中打滚,这个红袍,用的真是贴切。曾经和一位友人饮茶,一边是《云水禅心》,一边是白瓷红汤,虽经年,却一直难以忘怀,不久前友人来信,言及过往的日子,提到此事,伊说,此后再听,再品,却再也品不出那种禅味了。有的查茶,有的曲,一辈子品一次,足矣。窗外,雨纷纷,凝神感之,油然发觉,此时的雨,似乎有了些许不同。
刚刚得到讯息,明月远走英伦,告别之际,除了几分不舍,却又感慨非常,迎来送往许多人,早就不知忘记了哪些,剩下了哪些,人生路上,遇见了便是缘分,或许缘分尽了,人已经去了,自然终生没有再见,多少年后,当想起现在的这些,谁知又是什么滋味呢?佛说,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处现,亦复如是。明镜照物,能够照摄任何现象,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照见而不留,今日之花,已非昨日之萼,明日之果,亦非今日之花,汲水而出,亦非入手之水,花开花落,云行无际,如此,又何必执着于那颗唯识的心呢,镜中本来无一物。道理是如此,而我之明镜上到底还是留下了影子,也许,这便是人与佛的区别吧。
雨停了,窗外是大片大片的火烧云,天上人间,一片红泽。据我所知,火烧云最美之时,恰恰是雨后天晴,大概人情世景,多少有些相通,不多说了,欣赏雨后的妙景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