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忆是西湖
梦中江南,梦里西湖,江南的美景美如画,西子湖畔更像是画中画,携手游西湖,俨然画中行。大概是29年前的春季,还是大学生的我,正值风华韶年,对心目中有些风花雪月的江南景致非常心仪,便利用在上海石化总厂实习
梦中江南,梦里西湖,江南的美景美如画,西子湖畔更像是画中画,携手游西湖,俨然画中行。大概是29年前的春季,还是大学生的我,正值风华韶年,对心目中有些风花雪月的江南景致非常心仪,便利用在上海石化总厂实习之际,趁着假期,我与两个最要好的同学相携,同游了早就魂牵梦绕的杭州西子湖畔。
居住在北方的我,突然来到了风景优美的江南,乍见小桥流水人家,遍地黄花芬芳,但见碧草色秀绿如蓝,胜景曼妙美如璇,怎能不爱江南?忆江南,最忆是西湖。
美丽的杭州西湖三面环山,东濒市区碧波万顷,南北延绵3。3公里,东西宽达2。8公里,水面面积约5。66平方公里。因处于平原、丘陵、湖泊与江海相衔接的地带,自然形成了山丘抱绿水,湖山相映衬的美景。那一泓丽水,明亮如镜,脉脉含情,蕴情于连绵起伏、若隐若现的层峦迭嶂之中。如镜的湖面上,苏堤和白堤犹如两条绿色的缎带,精致地点缀其间,与犹如宝石镶嵌在湖心的湖心亭和阮公墩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天然山水画卷。
徜徉在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白云映衬着蓝天,遥望碧空明净如洗,眼前的水陌烟光薄而轻寒,心中自然是陶陶然也,悠哉悠哉。湖面似镜,蜿蜒伸展,曲折多姿,此情此景,同学陈胜利竟吟出了古人“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觞水酌两相宜,只言游舫浑如画,身在画中原不知”的诗句。那时的西湖,沿湖的四周虽不能说是繁花似锦,但也是花团锦簇,形同一个色彩缤纷的巨大花环,环绕着清澈的碧水。在绿荫掩映的柳丝中,时隐时现着数不清的楼台轩榭。
打开尘封的记忆,我对西湖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在湖边“花港观鱼”景点观赏鱼群。花港观鱼的场所就位于西湖的西南角,东接苏堤,南北分别毗邻小南湖和西里湖。记得游到那里时,天上突然飘起了霏霏春雨,细雨中观景,更显得幽静清新,赏心悦目。池中的观赏鲤鱼大多是红色,也有黑色和花白色的,他们成群结队,在属于自己的领地里自由游弋,寻找着食物。看着鱼儿悠闲自得的身影,不由得羡慕、怡神、爽情……据记载,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内侍卢允升曾在此建宅卜居,莳花养鱼,构筑园林,渐成规模。花港观鱼的史称,源出南宋宫廷画师马远所作西湖山水画的画题。清代,康熙南巡至杭州时,曾手书花港观鱼景名,并在赏鱼池畔立碑建亭,从此使之溢满了诗情画意。那个“花港观鱼”给了我最初成群的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的场景,后来在济南的豹突泉等处也看到了同样的景观,就不足为奇了。
自然,西湖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获得历代诗人墨客的青睐,竞相以诗赞颂,所以西湖一带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为西湖更增添了浪漫情调和文史逸事。远近闻名的“西湖十景”即出现于南宋,是画家马远等人绘画西湖山水时予以命名的。这著名的“十景”为曲院风荷、苏堤春晓、花港观鱼、三潭印月、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和双峰插云,为人间天堂般的杭州西湖平添了迷人的自然景观。
走在著名的苏堤上,雨点大了起来,我们打起雨伞,轻风习习,翠柳拂面,艳桃鲜亮,雨湿苏堤。眼前的苏堤,在春天的飘蓝雨丝中,犹显得景色如画,朦胧旖旎。据称,北宋元五年(1090),苏轼(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以湖泥筑成长堤,后世称苏堤,全长2。8公里,堤上建有六桥,自南而北依次是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沿堤栽有杨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个品种。当地人介绍,苏堤的风光秀丽,晴、雨、阴、雪各有情趣,四时美景也不尽相同,尤以春天清晨赏景最佳,绿杨拂岸,艳桃灼灼,晓日照堤,春色如画,故有“苏堤春晓”之美名。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乘船泛波湖中,雨渐渐地停了,可以看到掩荫在浓绿里意象中的“雷峰塔”耸立于西湖南岸,云雾中朦朦胧胧,时隐时现。夕照山上,据说倒掉前的五层塔身建筑雄伟壮观,为藏经之所,是宋吴越王钱弘因黄妃得子而建,初名“黄妃塔”。结构为砖石内心,外建木构楼廊,内壁嵌有刻着《华严经》的条石,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因已成废墟的塔址小山名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雷峰塔与白娘子的故事,流传深广。“雷峰夕照”是西湖风景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也许是刚下过雨的缘故,船在湖中游,满目清新,远处的群山却是一抹浅浅的晕黛色。船慢慢地行着,迷雾时浓时淡,船行至洪春桥畔,群山依然云雾弥漫,但渐渐地,看到了南高峰和北高峰凸露双峰顶尖,宛如青峰宝剑直插云霄,峰势高峻磅礴,白云忽缠忽遮,或浓或淡,是云眷恋着山,是山扶携着云,一片朦胧,亦梦亦幻,此景,如同一幅迷离的水墨淋漓而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赫然暴露无疑地展现在游人的面前,遥遥望去,两峰遥相对峙,绵延起伏,蔚为壮观。同船的人说,当年清康熙皇帝游到此,称之为“双峰插云”。
现在回忆起来,对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的“柳浪闻莺”,印象也非常深。因为,这个名字充满了诗情画意,颇为浪漫。据说,这个地方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亦称聚景园。早在元代时期,回族的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寺,死后葬于此,俗称回回坟,直到清代才又恢复了柳浪闻莺的旧日景观。那里杨柳的型态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因有柳洲之名,杨柳之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这就是“柳浪闻莺”之名的由来。
游中,分别品尝了杭州名菜东坡肉、西湖醋鱼、宋嫂鱼羹和龙井虾仁,吃了杭州地方小吃虾爆鳝面、片儿川面和知味小笼,杭州菜和小吃制作精美,味道鲜美,回味无穷,余香绕梁。
后来,虽然多次去过上海,但始终没有能再一睹杭州西湖的芳容。经过改革开放,西子湖畔大变了模样已经今非昔比。但不管怎么说,西湖的美丽一直在强烈地吸引着我,是那种恬静淡泊的美,高洁清澈的美,青山绿水中也蕴慰着我们民族忠良的魂灵。
哦,江南美,西湖美,春风吹佛田园间,湖边声声闻啼鸟,南国乡村的上空袅袅飘起炊烟,田园野趣难以忘怀;西湖美景的传说世代歌颂,柔曼风情历历在目。人生惜短,韶华流年,最忆是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