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的鸡公山
北方的山土多,南方的山石多。土多草盛,石多山青,因此,北方的山随季节变化而盛而衰,南方的山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北方多风,南方多雨。风吹得大山粗糙,雨浇灌大山苍翠。中华面积广阔,南北差异也让人咂舌,尤其是
北方的山土多,南方的山石多。土多草盛,石多山青,因此,北方的山随季节变化而盛而衰,南方的山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北方多风,南方多雨。风吹得大山粗糙,雨浇灌大山苍翠。中华面积广阔,南北差异也让人咂舌,尤其是山,这个被誉为脊梁的地球衍生物,有些着实让人匪夷所思,感叹造物主的奇思臆想,还有那曲曲弯弯如同血脉一样的河流。国人追求的是天神佑护、虚荣尊大,洋人拓展的为己所用、实惠实用。不同文化传统形成的观念,让我们不得不自我反省与闭门思愆。
“青分楚豫,气压嵩衡”的鸡公山座落在淮河之南、长江以北,海拔不是很高,但地理位置独特,是我国南北方天然分阶界线。阻断了北方的风,迎来了南方的雨,虽缺乏五岳的历史与大气,少有黄山的雄奇与壮美,因与武汉、信阳的渊源,还是成为达官贵人的避暑胜地。似乎觉得有点像现时流行的“二奶”,青春、美貌、性感、温柔,芳名妙龄,知书达理,却无法充当原配。但她安于现状,从不争位邀宠,静静地恪守闺中,植桑养蚕,采茶描红……挺拔的报晓峰孑然而立,昂立的鸡头引颈高唱成为群山环抱中的奇特景观。百余幢风格各异的别墅洋楼点缀着幽静别雅的休闲之地,唯有气宇轩昂的颐楼傲视群雄,成为鸡公山的骄傲。有人撰文说它是长了国人的志气。敢问,一个北洋军阀横行乡里,榨取民间血汗在此建造安乐窝,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与洋人一掷千金攀比高低,值得文人们挥笔泼墨如此称颂吗?
鸡公山名气不大,概因为它未能进入中华名山行列,前无得道高僧护持,后无名士片言馈赠,传说浅显,历史简短,仅仅因为上世纪初,外国的传教士在鸡公山上大兴土木建别墅并引发洋商巨贾、军阀政客纷至沓来建起的200余幢洋楼,靠着沾上的一点洋气而璀璨,确有些牵强附会,欲振乏力。在我们这个崇尚历史的国度,在我们这个尊崇文化的家园,背离了这两点,就难以特性独立,更难以与外界抗衡。
但鸡公山也有它的独到之处。它被誉为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与北戴河、庐山、莫干山齐名。三伏盛夏,山外挥汗如雨,燠热难当,山上则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郁郁葱葱,清凉非同一般。另有山明水秀、泉清林翠、茶树岩松、流云细雾的美景相伴前后。“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的诗句,就是对鸡公山清凉宜人的生动描绘。因此鸡公山就有了“云中公园”的美称。这里的美景很迷人,这里的美景也醉人,这里的美景更养人。
登上鸡公山,东仰大别山麓,北与淮河接邻,南眺江汉平原,西望信阳桐柏,走近石亭,走进红楼,走进鸡公山的腹地,在感受清凉和惬意的同时,也感受东西方文明带来的差异,是否也能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平淡,留下的是慵懒;季节,留下的是冷暖;岁月,留下的是记忆;人生,留下的是悲喜。在岁月的记忆里,人们苛求的轰轰烈烈没有来到,平淡的生活却在销蚀思想中唯有的颐气。在季节的冷暖里,风化的枝叶易逝的流水带走了曾有的憧憬。该去的,都去了,唯有这留下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为后来人登山赏玩遗下泊脚憩心之处。虽然山一样的青翠,石一样的峻峭,水一样的清澈,空气一样的清新,但它得到的爱似乎少了那么一点点。同是大山的家族,同是中原的奇葩,人们原不该厚此薄彼。
二奶虽然名卑位贱,但仍是目下众多官人商人的仰慕和追求,毕竟左手握右手的日子太久,全没有了昔日的激动和渴求。他们需要找回十八、九的感觉,需要恢复勃发和雄起的岁月。鸡公山,美丽的山,青春的山,当七月流火来临之时,大家一定不会忘记,一定会想到它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sf123找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